社会各界:
为了帮助我州贫困先心病患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得到早期诊断与治疗,我州红医院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先心病患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救助项目。这项救助项目是迪庆州红十字会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救助贫困先心病患者的良好机会,也是红十字会系统助力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我州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先心病患者家庭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家庭早日脱贫创造了条件。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现将申报事宜公告如下:
项目背景: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发病率、致死率排名第一的病种,目前综合发病率为0.8%,即全国每年心脏先心病患儿约15至20万。其中我国西部高原地区发病率更高,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99%的患儿完全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得到康复,但由于负担不起数万元的医疗费用,许多贫困患儿家庭放弃治疗。
风湿类心脏病为常见心脏病之一,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青壮年,会影响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不及时治疗将会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可危及生命,是农村家庭“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
申报对象
救治对象包括本地户籍及外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申报程序
1.患者或其家属持有效证件(患儿及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心脏超声检查报告单)到州红十字会业务科领取《迪庆州红十字会先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救助申请表》;
2.州红十字会医院心胸外科专家医生对接,确认是否可以进行手术;
3.州红十字会业务科向患者反馈与专家医生对接的情况。如可以进行手术,患者或其家属到当地村委会开具贫困证明,签字盖章。低保户或建档卡户无需贫困证明,提供低保证或建档立卡户相关证明材料即可。
4.患者或其家属开具转诊证明,如患者在当地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或无法异地医保报销,需进行转诊的,医院的转诊证明,并到当地医保中心开通异地医保。
5.患者及其家属到州红十字会签属赴广东省手术承诺书,州红十字会对患者交待相关事宜;患者或其家属提供患者证件照一张,近期生活照两张。
6.赴广东省进行手术治疗。
7.手术治疗后,患者家属将其相关费用材料复印件交至州红十字会业务科。
费用构成
通过医保报销一点,基金会资助一点,医院减免一点,基本做到免费治疗。
医院心胸外科简介
医院心胸外科成立于年。拥有大学城.大德路.芳村三个病区,共有病床64张,配备重症监护室病床8张,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心脏病诊断治疗新技术,医院中率先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瓣膜置换术、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等各种心脏手术,同时与祖国医学相结合,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广泛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和科研工作。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目前共有医护人员60余名,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8人,在学术带头人、全国知名心脏外科专家阮新民教授带领下开展各项工作,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中西医结合、内外科结合的高水平的学术队伍。
医疗设备先进,拥有体外循环机、体外膜肺氧合机、球囊反搏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SA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奥林巴斯胸腔镜系统、冠脉流量检测仪等设备,配备现代化的中央监护系统,抢救设施齐备,为心血管病人提供了集内科、外科的中西医诊治、预防、保健等服务。
科室不断引进和发展新技术,先后开展心脏停跳或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瓣膜置换/成形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室壁瘤切除左心室成形术、心脏肿瘤切除术、主动脉弓置换术等高难度手术以及微创大隐静脉桥取出术、微创瓣膜替换、大血管支架腔内成形、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微创手术,手术病人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85岁。同时开展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食管癌、纵隔肿瘤、气胸及漏斗胸微创矫形等胸外科手术。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同时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常规手术,介入手术和经胸微创封堵的单位,也是我国中医系统首个开展心脏移植的单位。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主动脉瓣介入瓣膜植入术。
科室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的特色和优势,在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黄春林教授指导开展围术期医辨证施治,为病人提供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康复等综合治疗方案,并开展了针灸、腹针、浴足和按摩等中医特色疗法,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手术风险,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远期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申报咨询方式
迪庆州红十字会办公室:
—
郑英:1808477
丹增扎西: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疾病的28%,是导致一岁以下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威胁婴幼儿健康成长的一大疾患。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早期发现。在胎儿时期发现先心病最可靠的手段就是孕期超声心动图,最适合的检查时间是孕18~24周,在这之后,由于胎儿骨头、羊水增多,胎盘增厚等因素,会对成像质量造成一些影响。孩子出生后,一部分患儿不会有特殊表现,往往是在合并“感冒”、“肺炎”等疾病或常规体检时发现有心脏杂音,才会进一步行心脏彩超、胸片等检查,进而发现罹患心脏病。而另一部分患儿因为畸形严重、病情复杂,便会较早出现明显的症状。一、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症状和征兆有哪些?
征兆1:呼吸急促
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时期,表现出患儿吃奶时吸吮乏力、呼吸浅促,吸几口就停一会儿,感觉很累,满头大汗,有的患儿平素即伴有点头样呼吸或吸气时胸骨上窝出现凹陷。
征兆2: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肺炎
这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因肺部充血,轻度呼吸道感染就易引起支气管肺炎,家长会感觉患儿容易发病,抵抗力低下。
征兆3:声音嘶哑
有的先心病患儿表现为出生时哭声有力,但随着月龄增长,哭声逐渐变得微弱,甚至出现声音嘶哑。
征兆4:生长发育迟缓
先心病在部分婴幼儿身上表现为体重不增,这是由于体循环血流量及血氧供应不足所致,生长发育比同龄孩子迟缓,其体重落后更明显。
征兆5:心脏杂音
体检或者因呼吸道感染听诊发现心脏杂音,一定要尽早就诊,进一步明确诊断,当然有心脏杂音并非全部都是先心病。
征兆6:“鸡胸”
有的患儿因心脏增大使胸骨顶起,外观看上去好像鸡胸,实为先心病重症患者,临床上很多此类患儿被误诊为鸡胸,导致延误治疗。
征兆7:紫绀或青紫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一般不会出现紫绀,但如没及时治疗,引起肺动脉高压并发症,即可出现紫绀。但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大部分都伴有紫绀,口唇和甲床青紫更为明显,尤其在哭闹、活动后加剧,如果在新生儿期就出现紫绀,罹患的先心病可能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等。法洛氏四联症多在出生后三个月左右出现紫绀。
征兆8:蹲踞现象
紫绀型先心病患者,特别是法洛氏四联症,在活动后常有蹲踞现象,表现为行走一段路程后,自动采取蹲下姿势或取胸膝卧位,休息片刻后再站起来活动。蹲踞过程可以使缺氧状况改善。
征兆9:杵状指(趾)
因长期缺氧,患儿指趾端软组织异常增生,使手指、足趾呈鼓槌样改变,在紫绀型先心病、法洛氏四联症患儿中经常出现。
征兆10:昏厥
又称缺氧性发作,往往发生在哺乳、啼哭、排便时,因严重缺氧,使患儿突发呼吸困难,紫绀加重,失去知觉甚至出现抽搐。
征兆11:咯血
紫绀型先心病患者中,因长时间缺氧,肺部形成侧枝循环,血管破裂可引起咯血,对于年龄较大的女孩可表现为月经量明显增多。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以上征兆的一种或几种请尽早带孩子就诊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先天性心脏病提倡“早发现早干预”,小婴儿手术、护理成功率均非常高,而且不会造成人格障碍和美容缺憾等后遗症。相反,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心脏还“嫩”,自作主张,让孩子长大点再开刀,反而会延误手术时机,以致发生肺动脉高压等手术禁忌症,后果十分严重。
本期编辑:和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