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糖尿病

                    

说到糖尿病,大部分人会觉得是大人才会得的一种病,很难联想到小孩子。糖尿病和吃不吃糖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有的人从来不吃糖也会得糖尿病。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孩也会得糖尿病呢?

      一

小儿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为主,引起空腹及餐后高血糖及尿糖。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餐和消瘦。小儿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后期常有血管病变导致眼及肾脏受累。儿童时期的糖尿病可见于各年龄阶段,学齢期和青春发育期多见,无性别差异。

          糖儿童糖尿病早期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并发症非常多的慢性病,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得糖尿病,因此临床上非常多的孩子突然之间被诊断为糖尿病,甚至有一部分儿童在很重的合并症出现后才被发现,儿童糖尿病早期很难发现吗?

各年龄均可发病,小至出生后3个月,但以5~7岁和10~13岁二组年龄多见,患病率男女无性别差异。我国儿童糖尿病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0.6。

儿童糖尿病起病多急骤,突然表现明显多尿、多饮,多餐、体重下降。简称为“三多一少”。学龄儿童每天饮水量和尿量可达3~4升或更多,常常夜间口渴饮水。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年幼者常以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

儿童糖尿病约半数的孩子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而且年龄越小酮症酸中毒的症状越重。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及神志模糊、嗜睡,甚至完全昏迷等,“三多一少”症状反而被忽略。同时有脱水、酸中毒。酸中毒严重时出现呼吸深长、节律不正。呼吸带有酮味。如不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患儿会有生命危险。

          

儿童糖尿病如何检查

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将儿童时期的糖尿病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原发性糖尿病又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又称为Ⅰ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又称为Ⅱ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胰腺病,激素受体异常,糖耐量减低。儿童糖尿病多见胰岛素依赖型。目前,小儿Ⅱ型糖尿病发病率有所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分泌水平高于正常人。

1.血液检查

(1)血糖测定以静脉血浆(或血清)葡萄糖为标准。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正常空腹血糖6.1mmol/L(mg/dl),空腹血糖6.1~6.9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值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糖耐量试验不作为临床糖尿病诊断的常规手段。

(2)血浆C肽测定C肽测定可反映内源性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不受外来胰岛素注射影响。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儿童Ⅰ型糖尿病时C肽值明显低下。

(3)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代表血糖的真糖部分,可反映近2个月血糖平均浓度,是判断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情况的可靠、稳定、客观的指标,与糖尿病微血管及神经并发症有一定的相关性。正常人HBAlc6%;,HBAlc维持在6%~7%,表示控制良好,糖尿病并发症不发生或已发生但不进展;HBAlc8%~9%时为控制尚可;HBA1c11%~13%为控制较差,糖尿病并发症显著增加。因此,美国糖尿病学会要求糖尿病的患儿HBAlc控制在7%以内。

2.尿液检查

(1)糖尿重症病例治疗前经常有糖尿,轻症仅见于餐后或有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不少久病者由于肾糖阈升高,虽有高血糖而无糖尿。因此收集一段时间的尿液进行定量检测更有意义。

(2)蛋白尿反应糖尿病人肾脏早期受累程度,糖尿病患儿无并发症病时白蛋白尿阴性或偶有白蛋白尿,白蛋白尿排泄率在30mg~mg/d,时称微量白蛋白尿,表明患者已有早期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排泄率mg/d时,称临床或大量白蛋白尿。

(3)尿酮体见于重症或饮食失调伴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管型尿往往与大量蛋白尿同时发现,多为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见于弥漫型肾小球硬化症。

    







































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
白癜风医院的最好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csc.com/wacs/42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