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瘾,心魔走进省二医酒精依赖病房,听专

酒精依赖和酒精滥用是当今世界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其危害广泛而严重。酒精成瘾的核心症状是戒断后仍长期存在复饮行为。高复饮会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躯体和神经系统损伤,同时也给社会家庭带来危害。因此酒精依赖已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日趋严重的医学及社会问题。

相关研究发现酒依赖半年复饮率为36%,一年复饮率为26%。我省酒文化历史悠久,据年贵州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省部分地区酒依赖终身患病率3.89‰,是我省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近日,记者来医院酒精依赖专科,一探究竟。

典型病例

长期饮酒,致酒精性精神和行为障碍

患者张默(化名)在家属的陪同下步入病房,他神情紧张,双手反复拍打身上,步伐缓慢生怕踩到什么东西,嘴里不停嘟囔:“虫子、好多虫子,身上、地上都是虫子”。询问病史,原来他有20多年的饮酒史,近5年几乎每日饮白酒1斤多,喜空腹饮酒,习惯随时饮酒,“以酒代水”,甚至“以酒代饭”。家属多次劝他戒酒均无效,他称不饮酒就浑身不舒服,常常背着家属偷偷饮酒,不顾家境贫困,有次甚至把小孩的学费拿去买酒喝,后来只要身上有点钱都要打散酒喝,经常喝劣质酒。近3年他出现记忆减退、反应减慢、饮食下降,劳动能力明显减退,连简单农活都不能独立完成。性格明显改变,对家中大小事一概不问不管,只在意自己是否有酒喝,脾气变得冲动暴力,经常吼骂家人,甚至醉酒后胡乱打小孩。

半年前,他突然出现眠差,喝醉了也只能迷迷糊糊合眼2-3小时,更出现精神异常,整日紧张害怕,说“有人要来他家偷东西,有人想杀他”,行为怪异,总是拿扫帚扫地,称“看见地上有很多小虫子,小虫子还常爬到他身上”等。家属赶紧把他送到省二医酒精依赖专科就诊。

张默入院后,医师立即评估患者情况,积极开展急性期脱瘾治疗(含躯体戒断症状的预防、精神症状的控制等)。据酒精依赖专科覃颖主任介绍,经检查发现患者因长期大量饮酒,且常喝劣质酒,导致“酒精性心肌病”、“酒精性肝病”、“脑萎缩”、“电解质紊乱”等酒精相关疾病,立即予对症处理。“3天后,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睡眠改善,但仍有明显饮酒渴求感。”随后专家组评定患者急性期效果,指导进一步治疗。心理组跟进,量身为其制定专属脱瘾康复计划,开展心理脱瘾及物理治疗。半月后,患者有决心戒酒,并表示对饮酒有厌恶感,无精神症状,生活可自理,饮食、睡眠正常,对自身疾病有自知力,复查肝功能、心肌酶、电解质等指标达到正常值,康复出院。

以酒舒缓压力,“手术一把刀”患上酒精依赖综合征

患者王浩(化名)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境优越,父母是教师,对他管教严格,他自幼聪明好学,大学顺利毕业后成为一名急诊外科医生,原本是科室的“手术一把刀”,但感觉工作节奏太快、心理压力大,便开始以酒舒缓压力。渐渐变得离不开酒,每天必须喝到一定量才能让自己放松,一日不饮酒便感觉注意力不集中、心慌、乏力、出汗,曾因大量饮酒后发生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疗。身为医生的他深知酒精的危害大,下定决心戒酒,但出院后总感觉自己“心里缺了一块”似的,常心绪不宁,感觉做事力不从心,易烦躁,感焦虑不安,不久便再次复饮酒了。

近2年,患者渐渐出现双手震颤、记忆力下降,不能再从事手术,只能从临床转为行政工作,工作性质改变后,他失去了所有的优越感,性格明显改变,从以往的活泼开朗变得沉默寡言,温文尔雅变得冲动易怒,一度因情绪低落、借酒消愁,大量饮酒后出现消极想法,甚至有一次自杀行为,幸被爱人及时阻止。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情绪易波动,好发脾气,并常常为饮酒和爱人争吵,婚姻关系岌岌可危。他感到继续下去荒废学业、影响前途、破坏家庭,为戒酒来到省二医酒精依赖专科就诊。

王浩入院后,医师用药物替代减轻患者躯体脱瘾过程中的不适,更抓住患者最初饮酒原因,进行针对性个体心理访谈;分析饮酒“病态心理”与“家庭关系”,抓住关键,邀请其爱人开展家庭治疗;并结合患者饮酒习惯,进行“厌恶治疗”。

经一系列综合性治疗,他很快树立了戒酒观念,并学会戒酒的正确方法,改掉不良习惯,手抖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注意力、记忆力逐渐恢复,并修补了夫妻关系。出院后,他定期复诊,并参加科室组织的团体咨询,为类似经历的患者提供戒酒帮助。出院3月后他恢复原工作岗位,称“能再次拿起手术刀挽救生命感到无比幸福”。随访3年他未再饮酒,如今已为人父,家庭和睦,事业有成。

-TheEnd-

文/何剑

图/邱凌峰

?本周刊由贵州都市报独家打造,欢迎转发敬请注明出处

?欢迎







































成都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csc.com/wacs/49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