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特别提醒患者,以上只是自我对心律不齐的初步判断,确诊还需到做心电图及其它检查
据李若谷介绍,我们经常在体检单上看到的“窦性心律不齐”这个医学术语,其实,大部分人都会发生,尤其在年轻人和儿童这类群体中最为常见有些人以为这是一种心脏病变,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家不必惊慌她建议,最好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确诊,它可以记录患者24小时内的心跳情况,能够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据李若谷介绍,并非所有心律失常都要治疗,我们通常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与否,以及心律失常引起的不适症状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李若谷强调,如果心律失常本身是由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病变引起的,这种情况就必须尽快治疗另小肠克隆病外,当心律失常发作频繁,同时伴随有心慌、心悸、胸闷、胸痛、出汗等不良情况,也应该引起重视李若谷还指出,中老年人一经发现有心跳过缓变化时,不可等闲视之,应及时到请医生做系统检查
李若谷说,其实,大部分人都会发生心律失常,只是年龄、时间、种类、持续时间、并发症状等方面存在差异虽然大部分的心脏性猝死都是心律失常所致,但并不是所有心律失常都是病一般来说,正常心跳数为每分钟60至90次为适宜,如果病人心跳的次数过快、过慢,或者超过一定的范围,又或者是心跳不规律、不整齐,在医学上我们习惯把上述情况称之为“心律失常”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症状
东方网11月18日消息:冬季是心脏病高发阶段,人们经常可以克山病诊断标准在体检单上看到“窦性心律不齐”这个医学术语,有些人以为这是一种心脏病变,会因此而惊慌失措那么,心律失常都是病吗?所有心律失常都要治吗?到底什么情况下需要引起重视?心律失常到底该如何预防与治疗?对此,上海市胸科心内科副主任李若谷为我们一一解析
并非所有心律失常都是病惊慌失措没必要
心律失常也自查频繁发作需重视
她还特别指出,如今年轻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较高,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不必过于恐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放任不管她建议,年轻人也要保证规律生活,避免熬夜加班,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保持适量的体重,加强有氧运动,少喝浓咖啡、浓茶和酒总之,预防可先从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做起,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
心扩张性心肌病晚期治疗律失常难“捕捉”?定期检查是王道
:王一茗
同时,她还传授了一些自测心跳的小窍门她说,正常人的脉搏次数和心跳次数是一致的(有心律失常的病人例外)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脉搏来获得心率的数值测量前1小时须停止运动、进食咖啡、酒类和吸烟,测量前至少须休息5分钟测量时平卧或坐位均可,同时,放松双腿,停止交谈,以右手的二、三、四指端,轻轻地按在桡动脉上(手腕侧,桡骨茎突的前内方,也就是中医把脉的地方)计数1分钟如果触摸桡动脉不方便,也可以触摸颞动脉(耳屏前)、颈动脉(颈前气管两旁)和足背动脉(足背正中)来测定脉搏
李若谷说,心律失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看似难以“捕捉”,其实也是有一些规律的比如:当突然出现胸闷、气短、眩晕、心悸等症状时就有冠心病早期症状怎么治疗可能是心律失常发生的前奏
她进一步解释道,自己用手摸脉搏感觉不连续,有长的间歇,同时感到心里难受,感觉一次很强的心脏跳动,然后有一段停顿,或心跳如坐电梯突然下降的感觉,这可能是早搏或是房室传导阻滞早搏是心律不齐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在健康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身上都可能出现,若每分钟超过5次,即使没有心脏病的健康人也要引起高度注意,要积极用药治疗平静状态下,自己数数脉搏,如果超过100次/分,叫心动过速;脉搏跳动极不规律,快慢没准、强弱不一,摸着心跳全乱了,感觉心烦意乱,有可能是房颤,这也是较常见的心律不齐之一
而对于偶然发生的早搏、窦缓(心率每分钟60次以下,50次以上)等症状,李若谷认为,大多数无需治疗,患者无需过分心肌病治疗网担心她解释道,无需治疗的心律失常对人体危害小,一般会有以下特点:发作次数少,可间歇数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短,每次发作仅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便恢复正常;持续存在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即心律失常持续存在数年、甚至数十年,但不对心脏形态与功能产生任何影响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白癜风外用的有什么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