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常常使人痛苦不堪。但是很多人痛过之后就「好了伤疤忘了痛」,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不少人以为治疗痛风只有止痛药,但是痛风的治疗除了止痛以外,更重要的是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
之前已经介绍了不少痛风药物,今天,让我们再来总体地回顾一下。
痛风治疗药物既包括急性发作的止痛药,也包括缓解期的降尿酸药。
控制急性发作的药物
01
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使用较多,效果也很好,但是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副作用较多,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胃肠道出血,因此建议餐后服用,如果出现胃部不适的症状可以同时加用一些护胃的药物。
塞来昔布、依托考昔是较常用的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疗效好,副作用也少,但是不适用于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02
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可谓是各位痛风病友「最熟悉的陌生人」了,不少患者都害怕秋水仙碱的副作用而拒绝使用。
现如今,使用秋水仙碱不再像是以往的大剂量口服,而是改为小剂量,大大减少了副作用的同时,也具有相同的疗效。
此外,秋水仙碱现在也多用于痛风缓解期的预防性使用。
注意:相信不少痛风患者在降尿酸的过程中还会有痛风发作,这并不是降尿酸没有效果,而是体内尿酸水平波动引起的痛风发作,可同时小剂量使用秋水仙碱来预防。
03
糖皮质激素
有人“谈激素色变”,其实只要合理用药,掌握用量,激素对于部分痛风患者或是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都是最好的朋友。
糖皮质激素不可随便乱用,一般只有在上述两种药物(非甾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都不能使用或者药效不佳时,医生才会考虑选择激素。这时一般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口服、肌注或静脉途径治疗。
注意:糖皮质激素副作用非常大,食用时要严格控制好时间和量。
激素的医院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糖皮质激素怎样食用,食用量多少对痛风患者抗炎镇痛最有利,伤害最小?可以回复,在线医生为您量身打造治疗方案。
降尿酸的药物
降尿酸的药物又分为两大类:
01
抑制尿酸合成
包括别嘌醇和新型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非布司他)。
别嘌醇:
根据临床一般经验分析别嘌醇多作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对排尿酸药过敏或无效,以及不宜使用排尿酸药物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病人以及痛风石严重而肾功能尚好的病人。
非布索坦(又名非布司他):
一般作用于治疗痛风的慢性高尿酸血症。
02
促进尿酸排泄
主要包括丙磺舒、苯溴马隆、磺吡酮。
苯溴马隆:
用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
丙磺舒和磺吡酮:
用于高尿酸血症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
以上两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没有绝对优劣。建议可以根据个人的综合情况,由临床医生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肾结石的患者来说,并不适合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因为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碱化尿液的药物
主要是碳酸氢钠或枸橼酸氢钾钠。碳酸氢钠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小苏打」。
强烈提醒:
碳酸氢钠不可多用,因为碳酸氢钠含有钠离子,长期大量服用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水肿和碱中毒,尤其是老年人或者有心脏病的患者,更应注意在用药过程中,监测有无心力衰竭征象,并及时遵医嘱复诊。
定期复查尿液尿pH值越高(即越偏碱性)可能会增加钙相关结石的风险。
尿的pH值在6.0以下:需碱化尿液;
尿的pH值在6.2~6.9之间: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排出;
尿pH值7.0:易形成草酸钙及其他类结石。
每种药物都有相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痛风并没有特效药。医院的专科,由专业的医师根据综合情况来判断。
有时,如果一种药物治疗不能使血尿酸控制达标,那么医生可能会考虑联合几种药物治疗。痛风病友们在服药的过程中一定注意观察可能存在的副作用。
如果对自己现在所服用的药物存在疑问,可以直接回复“药名”,痛风医生在线为您分析!
痛风百科,痛风健康家园
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