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治疗及预防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和稳定病情,某些药物也可以延缓或减轻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积极控制引起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达到既治疗又预防的作用。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常见、最有前途的方法,其突出特点是创伤低、低风险、高疗效(能迅速缓解胸痛,改善患者的远期疗效)。外科搭桥手术:搭桥手术是在开胸的情况下,用自己的一段静脉或动脉血管连接发生在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两端,以建立可恢复冠状血流通过的管径。

冠脉支架植入术(PCI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力武器之一,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但不少患者认为,支架植入是“根治性”手术,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冠心病,这是最常见的误区之一,因为支架术后还要继续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的管理。

遵医嘱服药:因为植入的支架于人体而言是一个异物,容易在支架植入处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再狭窄,所以必须坚持正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即术后坚持服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定期随诊:一般术后2-3周第一次复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复查相关化验检查,并调整药物的剂量。术后半个月,1个月、2个月、4-6个月和1年,之后每半年复诊一次

一定要注意,很多冠心病的用药剂量并非固定不变,如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等。而且,每种药物都可能对机体产生副作用,要随诊监测,比如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引发肝酶升高等副作用。支架植入术后若再次出现胸闷、胸痛,则要高度警惕是否冠心病复发,患者需再次入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是否支架内血栓形成或支架内再狭窄。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是指对没有冠心病的人群进行对危险因素的干预,目的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其措施主要有:(1)控制高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应饮食清淡,防止食盐过多,多吃蔬菜、豆类等含钾高的食物及含钙高的食物,避免饮酒和肥胖,并适当运动,保持精神愉快。(2)降低血脂。较长时间的维持胆固醇于理想的水平,可达到预防冠心病的发病或不加重冠心病的目的。根据自己的胆固醇水平,在生活中采取正确的措施。在膳食结构上,要保持传统的低脂肪、多青菜、素食为主的优点,改变低蛋白、低钙、高盐的缺点,使总胆固醇水平保持在5.2mmol/L(mg/dl)以下,对总胆固醇水平在6.24mmol/L(mg/dl)以上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药物和非药物两种降脂措施。(3)戒烟。(4)增加体力活动。运动是最有效的健康手段。如能每日或至少隔日作20~30分钟的中等程度的活动(达极量的50%~70%)就能有效地增强心功能。(5)调节A型性格。A型性格具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易激怒、缺乏耐心等特点。所以,A型性格的人宜针对性地采用心理调整、气功、太极拳等方法冠心病病人的二级预防:1.改善生活方式--戒烟:吸烟与各种心血管疾病都有着明确而强烈的关系,包括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和外周动脉疾病;戒烟可以带来明显的获益,它可以降低50%的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戒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最重要的干预措施;注意避免“吸二手烟”(被动吸烟)2.改善生活方式:体育运动-运动的原则:有恒、有序、有度。目标是每周5次、每次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最好是每周7天,中等轻度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3.改善生活方式:体重管理,肥胖是“万恶之源”,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都可继发于肥胖。如果超重或肥胖,建议减轻体重。减轻体重可以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血压控制。4.控制血压:目前指南建议:对于大多数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90mmHg;对于既往有心肌梗死、脑梗塞、外周动脉疾病或腹主动脉瘤的冠心病患者,建议血压控制在</80mmHg。所有人都应该考虑生活方式的改变:体重控制、增加运动、适量饮酒、减少盐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以及低脂奶制品。起始药物治疗包括β阻滞剂和/或ACE-I以及其他辅助降压药物。5.控制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建议采用体育运动、体重管理、血压控制和血脂管理等综合措施控制风险;既往血糖控制的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7%,目前对有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8%6.乐观的情绪、充足的睡眠:大部分冠心病患者都合并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等,而且,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诱发心肌缺血发作,所以,保持平稳、乐观的情绪尤为重要

齐万争简历

医院老年五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老年心脑血管、老年多病症的诊治、用药原则等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尤其对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老年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等疾病有更深层次的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csc.com/wacs/131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