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脏性猝死,这些生活细节你要留意

  

  心脏性猝死是指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以意识丧失为先导的自然死亡,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一小时内。心脏性猝死的主要表现为:心脏原因引起的胸痛、气促等急性发作后1小时内死亡;发现之前往往没有征兆;一旦发生,有效抢救时间短暂,而且现在也越来越年轻化。面对猝死越来越年轻化的现状,很多人心存疑虑。如何预防猝死?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高血压、吸烟、饮酒、过度兴奋和紧张都可能与猝死有关。

  因此,心脏病患者除了戒烟戒酒外,还要避免过度兴奋和紧张,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避免大喜、暴怒、悲伤等情绪,积极治疗可能导致猝死的心脏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劳逸结合,健康饮食,定期做有氧运动,控制体重;

  2.增强定期体检和治疗的意识,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心脏病;

  3.经常测量血压,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4.中老年人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心情愉快,情绪稳定,保持冷静;

  6.多吃水果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7.心绞痛急性发作时,患者常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尤其是出现室性早搏,往往是猝死的先兆。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抢救是防止猝死的关键;

  8.对于有猝死危险因素的患者,经心血管科医生评估为猝死风险较高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长期口服药物、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或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改变生活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猝死的发生,但更重要的是原发病的治疗和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csc.com/wacs/151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