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患者如何实现自我管理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患终末期的表现之一,是最常见的反复住院治疗和死亡的原因之一。但国外有数据表明,如果提高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有可能减少一年内40%的再入院率。可见,患者本人良好的自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医院心血管内科一起和大家谈谈慢性心衰患者如何实现自我管理。

一、自我监测病情变化

1、了解心衰的基本症状及体征,知晓心衰加重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疲乏加重、活动耐力降低、水肿(尤其下肢)再现或加重、体重增加等。推荐患者每日清晨在如厕后、进早餐前称体重,如在3天内体重突然增加2公斤以上,应考虑已有液体潴留,需要利尿或加大利尿剂的剂量。

2、注意监测心率和血压,在医生指导下学会根据心率和血压适当调整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ACEI(如雅施达、洛丁新等)和(或)ARB(如代文)、利尿剂(如呋塞米)等药物的剂量。

二、合理安排生活起居

1、坚持低盐饮食,限制水的摄入:体内钠水潴留是心衰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轻度心衰患者建议每天食盐控制在4克,中到重度心衰患者建议每天不超过2克。重度心衰患者每日最多可吃或喝水1.5-2升,但真正做到并非易事,可采取一些减少液体摄入的方法。如服药时用酸奶、果酱等一起吞服。口渴时可含一块冰或果汁,夏天口渴可吸食无糖冰棒等,迅速解除口渴感。

2、休息与日常活动:运动的基本原则是量力而行,根据心功能状态确定运动量和时间,循序渐进。可从床边小坐开始,逐步增加症状限制性有氧运动,如散步等。

3、戒烟限酒:心衰病人绝对禁止吸烟,一般人每日可最多饮葡萄酒毫升或白酒1量;如为酒精性心肌病,必须完全戒酒。

4、避免诱发因素:预防受凉感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劳累,少量多餐,低盐饮食,并控制水分摄入,只有积极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才能将病情控制在稳定阶段。

三、提高治疗依从性

慢性心衰患者需要长期规律用药才能减轻症状,减少住院频率。每位患者所服药物及其剂量各有不同,具体应由心脏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来制定恰当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坚持定期门诊随访,抽血化验相应指标,即使是病情稳定,也建议1-2月随访一次,如病情恶化,应立即就诊。

总之,慢性心衰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心血管专科医生、社区医生、广大心衰患者和家属的密切配合,尤其是充分发挥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温馨提示(←长按复制)

①如果你觉得我们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分享至朋友圈:点击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②冠心病病友之家咨询

③高血压俱乐部咨询

点击右上角按钮查看公众账号→查看历史消息

点击右上角按钮查看公众账号→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csc.com/wadwh/15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