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直10刚解决心脏病,又因为配备远

近日,陆军航空兵装备的最新改进型武直-10正式亮相,换装了涡轴9C发动后终于达到了完美作战状态,被认为彻底解决了“心脏病”问题。与此同时,CCTV在节目中报道了武直-10挂载一种远程导弹发射过程,导弹精确命中了所有地面目标。在很多人看来,改进型武直-10能够挂载远程导弹的话已经完美了。实际上,武直-10刚刚解决了动力问题,又因为这类世界领先水平的导弹再度遗恨,载重能力不足的问题再度显现。

武直-10原来配备的是涡轴9发动机,最大功率为千瓦,这个硬性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去甚远,导致武直-10不得不用减重的方式来确保机动性。改进型武直-10用上了功率达到千瓦的涡轴9C,使用了全权限数控制系统,整体性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武直-10改进型的功率达到了0.千瓦/公斤,远远超过了AH-64E“阿帕奇”的0.千瓦/公斤。有了充足的动力,武直-10再次得到了改进,增加了紫外导弹告警系统和红外干扰装备,把发动机喷口改为向上,增加了大面积防弹装甲等,其防护力、隐身性能和机动性能都获得了改善。

可以说,武直-10终于实现了设计者理想中的样子,然而却因为中国开发成功世界领先水平的远程导弹而面临着载重量不足的短板。CCTV报道的画面显示,武直-10开始换装了一种外形与北方工业公司生产的“蓝箭”-21相似的导弹,这种导弹几年前在珠海航展上展示过。

武直-10要需要武直-19配合

“蓝箭”-21导弹的射程超过20公里,采用两通道毫米波雷达制导,速度是1.3马赫。这种导弹让武直-10获得了超视距打击能力,但是重量要远远大于此前装备的AKD-10和ADK-9。武直-10还面临着没有米波雷达的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种是由武直-19与武直-10配合作战,由前者对发射的“蓝箭”-21导弹提供制导,这种方案导致武直-10独立作战时无法发挥实力;二是武直-10在携带蓝箭21时必须在两侧短翼上携带制导吊舱,但是面临着持续打击火力受到极大限制的问题。

中国航天工业公司6月份确认在阿拉善地区射程成功另一种远程导弹。这种被称为“世界领先”水平的导弹具有非常远的射程,拥有高精度复合制导系统和能够穿透坦克存重装甲的战斗部,但是更重,武直-10改进型一次也只能携带4枚。这意味着武直-10刚刚解决了“心脏病”,又面临着载弹量严重不足和没有配备米波雷达两大短板。

受限于6吨级直升机的身板,武直-10改进潜力非常有限,已经到了必须研制重型武装直升机的时候了。10吨级的直升机不但能配备米波雷达,携带远程攻击导弹的数量也能达到了8枚以上,还能把装甲防护水平提高到可以能承受23毫米高射炮打击的水平。中国在重点发展无人机的同时,对是否继续发展重型武直一直存在争议。不过,远程攻击导弹的出现让直升机的战场生存能力大大提升,继续研制10吨级武直可能是上上策。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csc.com/wadwh/156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