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预告
REC
心肌梗死是让人谈之色变的急症,由心脏持续性缺血引起。临床上,导致心脏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堵塞,不过,其他疾病也可能造成心肌梗死。因此,认识发病前兆并及时进行防治,非常必要!
引起心梗的原因有哪些?血管斑块越大、堵得越厉害,心梗风险就越大吗?没有斑块和血栓,是不是就不会心梗?8月17日上午10点15分,医院心内科二病区主任朱永彪将做客河南新闻广播《大医生来了》节目,为大家科普如何认清前兆、预防心梗发生。
8月17日上午10:15-11:00
FM95.5河南新闻广播
健康科普
诱发心梗的原因
疫情期间,医院心内科抢救了多例心梗患者。朱永彪主任讲到,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由于长期居家、缺乏运动,加上摄入过多油腻的食物,以及无节制的吸烟、饮酒等,都会大大提高诱发心肌梗死的概率。
近年来,心肌梗死的发病人群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对此,朱永彪主任解释说,这与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例如过度劳累、熬夜、暴饮暴食、吸烟、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都是急性心梗的诱发因素。
心梗的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绞痛,但在某些人群中,也会有不典型表现。先兆表现以新发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临床症状为:
1.疼痛:程度重、时间长、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无效;
2.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
3.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4.心律失常:24小时内多见,尤其是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5.低血压和休克:心肌广泛坏死大于40%,心排血量急剧下降;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右室心肌梗死可致右心衰竭。
发生胸痛时如何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致死率高,最佳救治窗口期短,须立即进行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出现严重的胸闷、胸痛,伴随出汗及呼吸困难等,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患者及家属要积极开展自救,包括稳定患者情绪,就地卧床休息,保持室内通风,开展心肺复苏,并根据患者的血压状况服用硝酸甘油。
医院后,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要毫不犹豫地接受溶栓或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尽早疏通阻塞血管,这样才能降低死亡率,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尽可能保护心脏功能,提高以后的生活质量。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1.运动是控制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方法之一。坚持长期运动,保持体重增幅,不仅可预防心血管疾病,更能使全身脏器得到良好保护。
2.对于戒烟的干预,是一个循序渐进、阶段性的过程,先控烟后戒烟是一种可行方法,可降低更多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3.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合理科学的膳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