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施雯通讯员蔡丽芬吴继钦
杭州迎来冬天第一场雪。几天前的清晨,杭州市急救中心临平分中心东湖急救点内,一个急促电话铃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吗?不好了,这里有人晕倒完全没反应了!”
“先不要急,这个动作先给他做……”
接到电话的接线员根据报警人的描述,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一边联系调度员派车,一边通过系统远程指导报警人进行初步处置。
早晨7点02分,救护车紧急到达事发现场,迅速接手救治。
只见一名中年男子倒在地上,皮肤青紫,胸廓、腹部没有起伏,颈动脉未能触及。考虑为心跳呼吸骤停,情况危急,医务人员立即为他实施院前心肺复苏,一边紧急将其转运至杭州市医院。
据随行同事讲述,男子姓宋,来杭务工多年,发病前并没有任何症状,“也没听他提起有任何不舒服,所以大家都没有防备。”
在医院急诊抢救室,医护人员紧张有序地为该患者实施抢救,家属也随即赶到。
经了解,男子早前被确诊患有肥厚性心肌病,医生建议其住院治疗,但由于一直没有特别症状,男子并没有当回事,每天照常上下班,没曾想到出了这次“意外”事件。
医院第一时间为他开通绿色通道,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等多学科团队即时启动抢救流程,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全力抢救,男子恢复窦性心律,病情才逐渐稳定了下来,并慢慢恢复了正常心跳,在病情稳定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后续治疗。
从入院到恢复心律用时53分钟,正是院前院中的无缝对接及完善的应急反应能力,为患者赢得了宝贵就诊时间。
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展介绍,心肌肥厚主要见于左心室,多是病理性,主要是心脏为了对抗长期的压力负责,或对于自身心肌力量不足的一种代偿反应,主要由遗传因素、高血压、生长异物、沉积异物等引起,一些长期剧烈运动人群,心肌细胞不停收缩,也会容易引起心肌肥厚。
肥厚性心肌病起隐匿,处于初期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有的患者因为心肌变厚导致心脏弹性变差,舒张功能降低,会出现气短症状,有些患者长时间劳累后还会出现胸部疼痛、头晕,病情严重还会发生心衰、心悸,甚至猝死。
寒冷的冬季,是肥厚性心肌病“暴露”的高发时期。
天气和季节的变化也是肥厚性心肌病发病或突然加重的重要诱因,特别是进入冬季,外界环境温度比较低,体表的血管大都处于收缩状态,血液循环阻力比较高,心脏负荷大,肥厚性心肌病很多就“暴露”出来了。
因此,进入冬季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一定要及时预防。
陈医生提醒,心肌肥厚患者要定期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厚,主要是要控制血压。
另外,患者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劳累、熬夜和高强度运动,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戒酒,若出现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等症状,医院就诊。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