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超负荷运转,让现代人身心疲惫。由疲劳导致的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高于高血压和吸烟等传统风险因素,可见,过度疲劳已经成为当代人健康的大敌。
一、过度疲劳对我们的影响
一个人经常加班,熬夜,没有好好休息。时间长了会导致焦虑、失眠、记忆力下降、抑郁,甚至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如果这种疲劳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身体可能会出现低烧、咽痛、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而且,非常严重的长期疲劳很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前兆。人们常说的长期过度劳累,导致心力衰竭、肺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引发的猝死。
这种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主动脉瘤、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脑出血,和一般的猝死没有区别。然而,这些疾病的潜在性使得过度劳累的人忽视了它们,甚至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但如果没有过劳这种诱因,猝死可能不会发生。
二、过度疲劳与失眠有关吗?
身体的每个器官都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才能再次循环,一旦工作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疲惫的状态。但由于大脑仍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短时间内很难入睡。比如一个学生本来基础就差,突然承担了太多的新内容,无法完成高难度的作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体力劳动过于剧烈,晚上会很难入睡,而普通的体力劳动可以促进睡眠。与此类似,脑力劳动使大脑长期背负繁重的任务,晚上很难让它停下来,所以失眠是必然的。
三、过度疲劳对身体的危害
1、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劳动强度太大,心理压力太大,会造成过度疲劳。轻者可能损害工人的身心健康,重者可能导致工人死亡。
2、神经衰弱
持续的身体或心理疲劳会使人神经紧张,大脑功能稍有紊乱,从而导致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心悸等症状。
3、胃肠功能减弱
如果长期工作或娱乐,非常容易造成过度疲劳和饮食不良,使肠胃不适,导致消化不良。
4、颈肩腰腿痛
在职场中,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的发病率格外高,这与长期坐姿不良、肌肉疲劳、缺乏活动不无关系。
四、如何调节可以缓解疲劳?
1、运动
虽然运动会带来短期的疲劳,但长期坚持会让人精神焕发。运动可以促进体内一种快速供能物质的合成,快速注入能量;还能促进多巴胺的合成,让人心情愉悦。
2、按时睡觉保持精力
抗疲劳的关键在于作息规律,尽量不熬夜,每天按时起床,睡眠充足。建议养成午休的习惯,但不要超过半小时。
3、补铁
缺铁会降低血液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能力,从而使人感到迟钝和注意力不集中。女性更容易缺铁,建议多吃牛肉、豆腐、鸡蛋、绿叶蔬菜、坚果等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能缓解疲劳。
最后,要心胸开阔,不焦虑。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活得很累。我们应该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完美,更不要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