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得痛风,发作起来痛得冷汗直流,拖着腿也走不动。这种病不发作的时候人好好的,到医院也查不出来什么毛病,只是告诉你尿酸高点,其他没事。
西医如何认识痛风现在不少年青人都得了痛风,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尤其是一发作,简直是生不如死。那什么是痛风?为什么会发生痛风?如何调理痛风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谈谈这个话题。
痛风在临床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高尿酸症期,病人除了血尿酸升高外,并未出现痛风的临床症状
第二阶段为痛风早期,血尿酸持续性增高,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突然发作,绝大多数人是在睡梦中像被刀割般的疼痛所惊醒,首发部位常是脚的大拇趾,关节红肿、灼热发胀,不能盖被子,脚伸在外边,若有轻微的风吹过或稍有触碰,活动一下脚趾头,立马疼痛得像钻心一样,但在几天或数周内会自动消失,这种“来去如风”的现象,称为“自限性”。
一次疼痛之后,看起来关节的炎症消除了,和正常人一样,实际上尿酸的结晶并没有消失,继续作怪,渐渐关节变得肿胀僵硬、屈伸不利;手指和脚指关节严重变形。
第三阶段为痛风中期,由刚开始发病时的一个脚趾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反复急性发作,几次急性发作以后,逐渐波及到指、趾、腕、踝、膝关节等全身关节,进而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功能障碍,尿酸结晶不断沉积,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石”,此时,肾功能正常或表现为轻度下降;到晚期就发生溃破。
第四阶段为痛风晚期,患者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日益严重,痛风石增多,体积增大,易破溃流出白色尿酸盐结晶,由于关节永久性畸形,影响了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给病人带来极大地身心痛苦。
尿酸盐不断沉积到肾脏里,形成肾结石等,临床出现浮肿、少尿、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压、贫血等提示肾功能受到损害,肾功能明显减退。
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出现不易逆转的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如何认识痛风什么是痛风?大家看了上面这段文字,搞明白了吗?不瞒您说,这两段都是网上的。不仅你搞不明白,我看着也觉得很别扭。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太专业了,太深奥了。
那我是如何认识痛风的呢?
痛风,其实就是身体代谢出了问题。哪出了问题,肾和经络出了问题。我们都知道,肾的作用主要是过滤。过滤什么呢?过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然后将其排出体外。
现在的情况是,通常,肾可以将有害的物质过滤出来,但是代谢不到体外,却被沉积在了关节处,尤其是远离心脏的肢体末端的地方,特别是脚指关节和手指关节处,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人体是一个循环系统,我们身体的血液从心脏泵出去,最后还要回到心脏。这血液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污染,要想反复利用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就需要过滤。而这项工作,主要靠的是我们的肝脏和肾脏来完成。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的思想,我们来做个比喻。
我们把人体想像成一条河流。河流的什么地方容易堆积垃圾?没错,是在河的支流上,是在河道的转弯处。同样,痛风石为什么会沉积在关节处呢,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了。那如何解决痛风的问题呢。
中医认为,血行风自灭。因此,最主要的问题是,要解决气血的通畅问题,这个就要靠打通经络来解决。同时,还要减少业已在血液内出现的垃圾数量,这个主要靠排毒来解决。因此,只有当体内的垃圾数量减少了,当经络畅通了,痛风石才不会沉积在肢体末端的关节处。
尿酸怎么会高?医生说是因为喝酒过多、吃了太多高蛋白食物。很多人听了马上控制饮食,可是不管怎么忌口,该发作它还是痛。为什么会从大脚趾头开始痛,后期还会出现关节畸形?
其实这也是肾虚的一种症状,因为肾的过滤功能减弱了,血液里的酸毒排不出去,随着血液循环流动。大脚趾关节是人体的最末梢关节,酸毒的结晶体最容易积聚在这里,也有的人是大拇指关节痛,都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你不去调整肾脏,恢复它的过滤功能,酸毒结晶长期挤压关节,最后关节不能正常活动,出现变形了。所以痛风患者不仅要改变饮食习惯,更关键在于恢复肾脏的机能,提高过滤能力,把酸毒排出体外才不会再复发。
肾乃“先天之本”,不可不知也。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
1、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
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2、大便要畅通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3、饮水养肾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4、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5、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6、饮食保肾
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7、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