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酒精性低血糖
酒精性低血糖:是指糖尿病患者过量饮酒而造成的血糖过低。
饮酒所致低血糖可发生在空腹或餐后数小时,与饮酒方式、饮酒量多少以及饮酒者个体情况有关。患者往往有过量饮酒史,饮酒前数小时或数天没有或仅摄入少量食物,与普通低血糖以交感神经兴奋为突出表现不同,酒精性低血糖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神经缺糖症状,如意识混乱、偏瘫、嗜睡甚至昏迷。如果救治不及时,低血糖时间过久,很可能导致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因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而死亡。
饮酒为什么会引起低血糖?
在饥饿和空腹状态下,机体主要通过糖异生途径以及肝糖原分解来提供葡萄糖以维持自身血糖的正常。而乙醇可以抑制体内糖异生,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空腹大量饮酒,当体内有限的肝糖原储备被完全耗竭以后,就会发生低血糖。此外,乙醇还抑制或延迟低血糖时升糖激素(例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的释放,这也是导致空腹低血糖的一个原因。不仅如此,乙醇还可增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增加餐后低血糖发生的危险。但是乙醇并不抑制糖原的分解,因此,那些营养良好的肥胖者以及12~24小时内摄入足量碳水化合物者,由于肝糖原储备充分,故很少发生低血糖。
如何区分“醉酒”和“酒精性低血糖”
醉酒(即酒精中毒)是指酒精对中枢神经的麻醉性抑制,其过程通常是先兴奋(心快感、言语增多、语无伦次、步态不稳等)后抑制(昏睡、昏迷等)而酒精性低血糖者,大多发生在空腹饮酒后不久,其兴奋症状不明显,往往直接进入抑制状态。另外,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给患者喝杯糖水,如能很快缓解症状,就说明不是醉酒而是低血糖。但实际上醉酒症状和神经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如果不抽血化验,有时临床很难鉴别。因此,建议对所有到门诊的酒精中毒者常规测定血糖,以便于及时正确治疗。
如何预防酒精性低血糖
限制饮酒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所在,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肝功不良者)最好不要饮酒,如果实在推脱不掉,一定要想办法将酒精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糖尿病患者饮酒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避免空腹饮酒。特别是在应用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时,在饮酒前可进食碳水化合物。
2、量要适度,不能酗酒。长期酗酒会导致营养不良,并影响肝功,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以及中枢神经损害。所谓适量,是指一周内不超过2个“酒精单位”。1个“酒精单位”为啤酒ml,或干葡萄酒ml,或白酒45ml。
3、选择葡萄酒而不要喝白酒,后者度数高而且不含其他营养素。
!
需要强调的是,酒精性低血糖的表现常常被醉酒反应掩盖,不易与醉酒区别。要想减轻或避兔酒精性低血糖所带来的风险,除了限制饮酒以外,关键是要建立这样一个常识:貌似醉酒的背后很可能潜伏着致命的低血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