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心腔内超声心动图中国专家共识

北京日报客户端

实习记者柴嵘通讯员刘欢

近日,由首都医科医院心脏内科医学中心主任马长生等专家主要发起,国内外数十位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全球首个《心腔内超声心动图中国专家共识》发布,该共识将为心腔内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行业规范和指导,提升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

马长生介绍,心腔内超声是一项经股静脉将超声探头送入心腔,扫描心腔内结构的影像技术,该技术能够直接显示心脏的血流状态和血流速度等情况,主要应用于房颤射频消融术等心血管介入手术,提供术中实时超声影像,使手术更便捷、更安全。

“在传统介入治疗中,X射线是实现手术可视化的必要条件,但对医生和患者存在辐射危害。”马长生表示,心腔内超声可大幅降低手术过程中放射线的暴露量及造影剂的使用,减少X射线辐射的危害,为孕妇、儿童、碘造影剂过敏等特殊患者的手术给予了更大的安全保障。此外,在心脏介入手术中,心腔内超声基本可以替代经食道超声完成左心房/左心耳血栓的筛查,减轻患者痛苦,避免了麻醉、心脏压塞等风险。心腔内超声的实时成像使定位更精准,术者可更全面地监测心脏情况,提高手术效率,并使安全系数加倍,也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老年群体的高发病之一,目前我国有超过万房颤患者,庞大的心血管患者群体亟待更精准、更安全的手术治疗。马长生表示,《心腔内超声心动图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将为心腔内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行业规范和理论指导,推进心腔内超声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升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未来,心腔内超声还将在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左心耳封堵、植入左室辅助装置、心肌活检、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肺动脉高压、电极导线拔除术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

目前,心腔内超声在我国普及程度并不高,以房颤射频消融术为例,应用率不足20%。“《心腔内超声心动图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后,第一要务是尽快提高医生规范化应用心腔内超声的能力,并对心电生理和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医生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应用心腔内超声,为广大患者提供可靠、高效的治疗。”马长生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csc.com/wazlyy/160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