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小颤
李治疗,你对房颤那么了解,我要问问你,我有一位朋友,药物治疗无效、消融手术后复发、起搏器治疗又不想考虑,那怎么办呢?
李治疗
如果所有的内科手段都尝试过而效果甚微,可以考虑外科手段看一看
房小颤
哦?房颤还有外科手段?是什麽呢?
李治疗
它有一个酷炫的名字,叫“心脏迷宫术”。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吧。
什么叫心脏迷宫术?心脏迷宫术:心脏外科治疗房颤的手术名叫“迷宫手术”,是由美国学者Cox于20世纪80年代发明并改良的。
它将心房按迷宫路线依次切开缝合,使电信号只能沿迷宫的通道传递,从而恢复正常的心跳节律。
随着技术的改善,逐步发展为迷宫Ⅰ型、Ⅱ型、Ⅲ型。
目前临床常用的就是迷宫Ⅲ型手术,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一下迷宫Ⅲ型手术。
迷宫Ⅲ型手术:
由于最早的迷宫手术需要把左心房切割成许多小的部分,导致术后的并发症较多,现在已被“迷宫Ⅲ型手术”取代。
它采用双极射频消融取代最早的切割缝合方法,因此在不降低术后治愈率的同时,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而且避免了术后的长期服药。
优点:
①避免了窦房结及其动脉和右心房窦性冲动发生区的损伤。
②环绕4个肺静脉开口做一杯状切口,尽可能缩小隔离区的范围,从而保持左心房的转输功能。
适应症
1.持续性或阵发性心房颤动经内科治疗无效。
2.慢性或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至少有一次血栓栓塞史。
3.心房颤动合并其他心脏病,如风湿性二尖瓣病,冠脉狭窄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或先天性三尖瓣下移畸形等需要同期施行心内修复、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或矫治手术。
由于对于慢性心房颤动合并二尖瓣病者施行迷宫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劳动强度,所以手术适应证应从严掌握:
①年龄<60岁
②房颤史一年以上
③有严重症状,药物治疗无效
④有血栓栓塞历史
⑤左心房容量<ml
⑥左心室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快看啊禁忌症
1.非心律失常本身引起的明显左心室功能不全
2.合并其他疾病,手术危机生命
3.合并严重肥厚性心肌病
快看啊手术过程:
1.术前:
完善心超,明确有无先天性心脏畸形或后天性心脏瓣膜病,确保左心室功能指标处于良好状态;冠状动脉狭窄心脏病者,术前应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
加强内科治疗,改善全身状态和心脏功能。
2.采用仰卧位全麻模式
3.简单图示手术:
4.术后注意:
需用临时心脏起搏7~8天,逐渐恢复窦性心律
限制摄入液体量,防止液体入量超负荷,直至出院或出院数周。
术后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者,待心排出量逐渐正常后停用
术后常规抗凝治疗6~8周,心脏瓣膜置换术者则终生抗凝治疗。
最常见并发症1.出血
2.心律失常
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4.术后胸腔积液
李治疗
以上就是所谓的心脏迷宫术的简单介绍啦!希望能帮到你
房小颤
这样一讲,我稍微了解啦!谢谢!
——以上内容转自中山心之家园
医院
房颤治疗特色门诊
开诊啦!
心房纤颤(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会引起病人心率增快、心律紊乱、心脏扩大以及心房内血栓形成,是导致脑中风(卒中)、肢体栓塞的重要原因,但很多房颤患者并未认识到房颤治疗的重要性,也未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治。
目前,国际治疗房颤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心内科经导管介入射频消融治疗,是房颤非药物治疗的常用方法。另一种更新的方法为房颤的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技术,它是到目前为止房颤治疗的最有效方法。通过胸腔镜辅助,在心脏正常工作情况下,在心外膜进行透壁消融,连续的线形使效果可靠,减少并发症,手术创伤小,时间短,转窦成功率最高。
为了能给每一位房颤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我院已开设房颤的微创外科门诊,引进胸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房颤的先进术式,经过不断的努力开拓创新,该项技术已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房颤的微创外科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且能够明显降低中风的发生率,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明显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不少患者慕名前来,王春生教授不定期来厦看诊和手术,其名医工作室团队成员夏利民、徐德民、宋凯等多位专家,医院,每周均在厦门看诊及手术喔~
房颤的微创外科门诊
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地点:医院门诊1楼1诊区8号诊室
主诊医师:过常发副主任医师、刘欢主治医师
王春生名医工作室
专家团队介绍
王春生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兼医院心脏外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心脏瓣膜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胸心外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美国心胸外科协会(AATS)会员、亚洲心胸外科协会(ASCVTS)资深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创始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外科分会瓣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外科分会大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计委及上海市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委员。
每年完成余例心外科手术,专长于心脏移植、复杂主动脉瘤(夹层)的外科治疗、微创心血管手术的临床与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1)年至今,医院心脏移植课题组独立完成原位心脏移植多例,手术成功率98.2%,1年存活率90%。心脏移植的规模居国内首位,亚洲居于前三位,疗效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并推动了心脏移植技术在全国广泛开展。2)对于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方面,采用手术置换人工血管+术中降主动脉支架(改良象鼻干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减少了手术创伤及死亡率。每年主刀完成主动脉手术余例,并使全弓置换术、急症主动脉夹层手术已成为常规,并能够完成全主动脉置换术。Bentall术、升(降)主动脉置换术成功率90%以上,手术疗效及数量居于华东地区首位,国内领先。3)引进并率先在国内应用心脏无支架生物瓣获得成功;率先在上海市应用导管闭合房缺获得成功。4)在国内率先开展经胸腔镜辅助微创心脏瓣膜手术,手术成功率达99%,已完成余例。5)在国内率先开展经心尖支架瓣膜手术(TAVI),手术成功率达99%。
特需门诊:4月26日(周五)下午
夏利民
博士,主任医师,医院心脏外科冠脉亚专科副主任,医院心脏外科执行副主任。担任中国医学会医师协会胸外科学分会冠脉组委。
作为第三作者参与微创冠脉搭桥手术的推广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重要参与者,《缺血导向冠脉搭桥治疗冠心病》和《新型牛心包瓣膜的研制》获得医院年度创新奖。
长期从事心脏外科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开展各种常见心脏大血管手术,擅长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及心脏瓣膜外科手术,每年完成各种心脏外科手术余台,其中包括部分重症及高龄冠心病病例。参与开展多种临床新技术,包括心梗后室壁瘤切除,室间隔破裂修补,微创瓣膜手术,无支架生物瓣膜植入术、主动脉夹层“象鼻干手术”、全动脉再血管化(TAR)及“不接触技术(No-touch)”治疗冠心病、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徐德民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医院医务部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OTO慢性病综合管理分会常委,秘书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科普分会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生物材料表面工程专委会委员。医院新药及移植伦理委员会委员,医院临床药理基地心脏大血管专业组主要负责人。《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编委。
从事心脏外科临床工作25年,参加心脏外科手术0余例,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房缺、室缺等先心病的封堵术及微创修补手术,法洛氏四联症、Ebstein畸形、大血管转位等复杂先心的纠治术,缩窄性心包炎的心包剥脱术,心脏粘液瘤等心脏肿瘤摘除术,胸腺肿瘤根治术,心脏瓣膜修复术,心脏瓣膜替换术,冠脉搭桥术,房颤消融术,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外科手术治疗(包括Bentall术、Wheats’术、升主动脉替换术、主动脉弓部替换术等)以及成人心脏病的微创手术都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二上午
宋凯
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年获得上海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长期从事心脏外科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各种心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包括心脏瓣膜病,冠心病,胸主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尤其擅长于复杂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及综合处理。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过常发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国立大学归国博士,耶鲁大学访问副教授。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市浦江人才,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房颤的微创外科治疗、微创瓣膜性疾病的修复及置换、冠心病、主动脉瘤、各种先心病和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诊疗工作。
杨兆华
博士,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会员,上海市器官移植学会第四届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会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擅长成人心脏病(瓣膜病及冠心病)和大血管疾病(主动脉病变)的微创外科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心脏移植)及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潘荪
博士,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年本科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院学习治疗危重病人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年在全国心胸血管外科年会上获得心外科技能大赛瓣膜组第一名。从事临床工作20年,擅长微创瓣膜病修复与置换术、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房缺封堵与微创修补手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纠治手术,大血管疾病、心脏肿瘤以及心包疾病等的外科治疗。
李军
外科学博士,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年11月~年11月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Lilleihei心脏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同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和MayoClinic心外科进修。接受系统严格的临床和科研训练,熟练掌握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方法。每年手术余台,涵盖成人心外科各类手术,包括微创心脏瓣膜修复与置换、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大血管置换及先天性心脏病纠治等,同时承担心外科高干、特需病房临床工作。作为大血管亚专科骨干,积累了大量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相关疾病诊疗经验,并负责遗传性主动脉疾病临床遗传咨询工作。
门诊预约方式:
1.“美丽厦门智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