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也可能遗传运动对高血脂康复有好处

现代人吃的好了,往往就不注意饮食健康,大鱼大肉吃饱了肚子,却吃“油”了血液。如今高血脂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何安全的降血脂是每个患者的愿望。高血脂与生活习惯有关,抽烟多,或酗酒过度,损及脾胃,健运失司,致使饮食不归正化,不能化精微以营养全身,反而变生脂浊,混入血中,也会引起血脂升高。

  高血脂也有遗传因素?

  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血脂,某些可能发生在细胞水平上,主要表现为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缺陷以及细胞内某些酶的缺陷(如脂蛋白脂酶的缺陷或缺乏),也可发生在脂蛋白或载脂蛋白的分子上,多由于基因缺陷引起。

 

 有医院曾对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死亡病例进行尸体解剖,发现患者主动脉内膜表面到处是粥样斑块,就如同涂上一层厚厚的奶油蛋糕,在患者的心脏中也发现有多处心肌梗塞的“遗迹”。有资料报道,国外有这样的病人3岁就死于心肌梗塞。这些病例有不少见于近亲结婚者,非近亲结婚可有效地遏制其发生率。

  高血脂需要注意这几点

  1、有几类患者不能用降脂药

  解析:不是有高血脂就得吃药,有些人是不能吃药的,如活动性肝炎患者,70岁以上人群,心力衰竭、晚期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都不宜采取降脂药物进行治疗。怀孕或哺乳期妇女也不宜使用降脂药。

  2、吃对饭病能好一半

  解析:吃对饭比坚持服药更重要,吃对饭病能好一半。血脂高的人可在早晨空腹吃糖醋蒜1-2个。有些患者知道肥肉要少吃,其实瘦猪肉也要少吃,猪肉中所含的胆固醇比牛肉和羊肉都高。另外,每天做到一茶一粥(指的是绿茶和燕麦粥),对降低胆固醇非常有益。

  3、运动不能坚持伤害更大

  解析:运动对于调血脂也有帮助,但是高血脂患者运动一定要坚持,在运动频次上,建议每周锻炼5天,每次锻炼半小时即可。锻炼前,做5分钟的准备,如伸展运动、慢走等,锻炼后再做5分钟的放松活动。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能会导致体内脂肪增长,反而伤害身体。

  运动对高血脂的康复很有好处

  对于超重和肥胖者,除了饮食控制外,体育锻炼是有效的减肥措施。以腰围增加为特征的向心性肥胖,内脏脂肪增多,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不少血脂异常患者合并有脂肪肝,更应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消耗脂肪,减轻体重的效果。体育锻炼的方式建议采用低、中强度的有节律、重复性的有氧运动,如行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或体操等,如每天行走30分钟,距离为米。

  如果切实做到了以上的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大约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30%,疗效还是相当可观的。所以对于心血管综合危险程度属于低、中度的血脂异常者,可在药物治疗前,先采取这些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3~6个月,可能会收到较好的调脂效果。即使是需要服用调脂药物治疗的患者,这种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治疗措施,而且应持之以恒,贯穿始终。

PS: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一组发病潜伏期长、不能自愈且很难治愈的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等。

据统计:每年因疾病死亡的人当中,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40%;发生脑中风后的死亡率为30%,存活率为70%,而幸存下来的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只有15%才能完全康复!

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一倍!

17%的人第一次发作心脏病的时候也是最后一次发作;在36岁以上的人群中,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已经达到了16%……临床经验表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其父母死于心脑血管病者比一般人高4倍!

慢性病风险评估当仁不让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基因检测能够对未来患病的风险性进行预测,帮助您认识健康风险,及时纠正不健康行为和习惯,管理您的健康。

慢性病检测项目大减价!有需要的亲请咨询~

-









































北京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csc.com/wadwh/15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