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心律失常的成就举世瞩目。以临床电生理检查和经导管射频消融为突出标志,多种心律失常的机制得以阐明和确认,并获得根治,突破了心血管内科无真正根治措施的历史记录。跨入新世纪,机遇和挑战并存。它是在X光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通过血管,把电极导管送入心脏,先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高频电流,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高温,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干燥坏死,达到治疗目的。由于射频电流对心肌局部造成损伤非常局限,约3-4毫米直径范围及深度,不会影响周围正常心肌组织,故患者术中一般无明显不适。手术大多于1小时左右完成,患者一般两到三天即可出院。目前已有数十万的原来深受心动过速之苦的患者彻底摆脱疾病之苦,恢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医院也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射频消融术,目前已为成千上万名快速心律失常解决了病痛。
导管射频消融术适应症
导管射频消融术作为快速心律失常根治性治疗方法,对于绝大多数的心律失常患者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患者在进行治疗前需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只有在符合治疗条件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治疗,避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l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预激综合征:房室间存在着先天性“旁路”或房室结形成“双径路”,在适宜条件下,在两条径路形成的折返环快速运行,引起心动过速。
l心房扑动:房扑是心房存在大环路,电流在环路上不停地转圈,心房跳动-次/分,心室一般在次/分。
l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是左心房或右心房的某一局部有异常快速发放电流的“兴奋点”或者在心房内有小折返运动。
l室性早搏:主要用于临床症状明显的单源性的频发室早;常常由于心室“兴奋灶”引起。
l室性心动过速:包括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和疤痕性室速等。
l心房纤颤包括阵发性和持续性,反复心慌,易产生血栓而使脑卒中发生率明显增加。目前房颤射频消融成功率没有其他类型心动过速成功率高,但仍是房颤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
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准备
l在射频消融治疗前,医生会详细的告知患者需注意哪些事项,患者应遵从医嘱,积极的进行配合,避免给手术造成影响,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l加强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不同,采用适当形式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所治疾病的发病机制、射频消融的治疗目的、意义及大致过程、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和术中配合。对精神过度紧张的病人术前可给予地西泮肌肉注射;
l做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传染病指标,肝肾功能,血型测定,ECG、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房颤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食道超声检查;
l术前1日备皮,清洁双侧预选穿刺点皮肤。术前常规要求病人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对于依赖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症状的病人可收入院后在监护下停药。术前1~2日训练床上排尿,手术当日早餐禁饱食;
治疗步骤
l进行穿刺点皮肤消毒,在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
l穿刺预定部位的静脉/动脉血管,建立穿刺点到心腔通路导管路径,进行电生理检查;
l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波活动,进行适当的电刺激诱发心律失常,对异常电波进行分析,准确找到病灶;
l将射频消融电极准确送到病灶部位,发送射频电流进行消融。阻断异常电波传播路径,从而根治心率失常;
l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检查结果正常则手术完成。
l对于房速、房颤、室性心律失常等复杂心律失常,目前主要在三维标测引导下进行消融,以CARTO3系统为例,先会在患者胸前及后背贴上特制的磁性电极,再进行以上步骤,但消融是在透视及三维标测建立心脏大体解剖结构上进行的,只要是消融过的地方或导管到达的地方都可以标记,使手术变得安全、直观、高效。
导管射频消融术术后注意事项
l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须按照医嘱卧床静养,静脉穿刺处沙袋压迫6小时,动脉穿刺处沙袋压迫8-12小时,患肢制动(限制不动),注意观察是否出血;
l卧床期间饮食宜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
l射频消融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和心律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胸片等检查;
l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会存在一定的不适,此时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l术后1周后可恢复正常活动;
l出院后如有复发,医院接受治疗;
l射频消融术后有些患者如房颤患者需要抗凝治疗,一般需要3个月的抗凝药物,具体视患者的心律、年龄和全身情况而定,同时大部分房颤消融需要胺碘酮口服2-3个月,其他药物需遵医嘱和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服药期间要遵医嘱进行复查。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好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