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王华急性非ST抬高心梗的围术

『推荐理由』该病例为PCI术后再发急性前壁心梗,经造影证实由LAD支架血栓形成导致。较好的处理方式为血栓抽吸后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血栓的形成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术者于支架内残余狭窄处高压扩张。产生支架内血栓是多因素的,除了支架膨胀不全、贴壁不良、边缘夹层等器械操作因素外,还与患者自身疾病、支架本身有关。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期间再次发生严重的血栓事件,也应怀疑存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及时使用强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是更加优化的方案调整。病史资料(男,60岁,60kg)

就诊时间:年12月。

主诉:反复胸痛2年,加重10+天,再发2天。

现病史:入院前1周,活动后出现胸闷、憋气,休息1~2分钟可自行缓解,每次步行米左右即可诱发,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治疗。

既往史:5年前因车祸导致颅骨骨折,颅内血肿。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70mmHg;神志清楚,急性病容,颈静脉正常,心界正常,心律齐,心尖区闻及收缩期短促2级杂音,胸廓未见异常,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查体无异常。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实验室检查:57.68ng/ml;ng/ml;.0ng/L;Scr55μmol/L,K+4.3mmol/L;WBC9.12×/L,N61.2%,HGB.10g/L。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Ⅰ、aVL、V1-V5导联ST段抬高,T波高大;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

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血栓弹力图:颈动脉超声:右侧颈动脉多发斑块,右侧颈内动脉开口狭窄,左侧颈内动脉闭塞;超声心动图:LA44mm,RA37mm,EF70%,LVpw10mm,室间隔增厚,二尖瓣、三尖瓣微量返流;血栓弹力图:AA抑制率60%,ADP抑制率25%。

初步诊断

病症:1、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梗、PCI术后;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型;3、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危险评估:既往PCI手术史,伴高血压,此次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为血栓形成。

给药情况:1)阿司匹林mg负荷剂量;2)替格瑞洛mg负荷剂量;3)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poqd。

冠脉造影

造影结果(一):左冠状动脉主干未见狭窄,前降支近段支架内完全闭塞,回旋支相对细小,未见明显狭窄。

造影结果(二):右冠状动脉管壁不规则,未见明显狭窄。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本病例行冠脉造影发现:左冠状动脉主干未见狭窄,前降支近段支架内完全闭塞,回旋支相对细小,中段管壁不规则,最重狭窄40%,第一钝缘支开口狭窄40%;右冠状动脉管壁不规则,未见明显狭窄。造影后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与家属沟通后决定急诊立即做介入治疗。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入院当天下午5点40分。

术中用药:欣维宁10ml冠脉内注射。

手术过程(一):将RunthroughNS导丝送至前降支远端,顺导丝送入抽吸导管进行抽吸。

手术过程(二):抽吸后进行造影,造影显示,原支架通畅,但仍可见少量血栓。

手术过程(三):反复抽吸后见支架近段仍有明显残余狭窄。

手术过程(四):顺导丝将QuantumMaverick3.0mm×15mm球囊送至原支架进行扩张,16~20大气压。

手术过程(五):扩张后造影原支架通畅,血管充盈良好。

手术总结

术前病变部位造影图:

术后病变部位造影图:

PCI术后及随访

术后给药情况:阿司匹林mgqd;替格瑞洛90mgbid;蒙诺10mgqd;瑞舒伐他汀钙片20mgqd。

出院心电图:

随访结果:年3月随访:三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EF58%,LVDd50mm。随访至今病人无胸痛,活动后无气促,未发生并发症。年10月随访:6个月后随访结果,患者无明显胸闷、胸痛,无呼吸困难出现。

术后随访:

病例总结

个例分析:该患者为亚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术后出现支架内血栓,故停用氯吡格雷换替格瑞洛。PLATO研究显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进一步降低支架内血栓风险,ESC及AHA均把替格瑞洛作为一线推荐。

用药经验:1)对于急诊PCI患者,越早给药越获益;2)冠脉病变复杂,血小板反应性高,血栓风险高患者替格瑞洛是首选;3)对于出血风险高或者有出血症状患者应全面评估风险。

医师介绍

王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年7月本科毕业参加工作,5年心血管内科临床医学硕士毕业,年12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介入治疗工作9年,现主要从事冠心病相关的临床诊治及冠脉介入治疗工作。









































白癜风哪看的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那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csc.com/wadwh/66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