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也会得糖尿病吗

白癜风的问题 http://m.39.net/disease/a_6860364.html

儿童也会得糖尿病吗?

近年来,我们发现身边的小胖墩越来越多了,而正是这些肥胖的因素,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出现了糖尿病。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威胁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慢性病之一,严重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相对中老年人来说,他们面临着出现更长病程及更早并发症的棘手问题。

﹏﹏

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将儿童时期的糖尿病分为:原发性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原发性糖尿病又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又称为Ⅰ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又称为Ⅱ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胰腺病,激素受体异常,糖耐量减低。儿童糖尿病多见胰岛素依赖型。目前,小儿Ⅱ型糖尿病发病率有所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分泌水平高于正常人。﹏﹏

一、主要发病因素

1、自身免疫反应现已证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与糖尿病有关。初发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三分之二的患儿体内测出胰岛细胞抗体。部分患儿还可测出胰岛素受体自身抗体和胰岛β细胞膜抗体。

2、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柯萨奇B组病毒、EB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牛乳蛋白过早、过多的摄入牛乳制品,其中酪蛋白作为抗原,触发糖尿病发生。牛乳中牛胰岛素可引起破坏人β细胞功能的免疫反应。

3、药物和化学因素。

遗传易感性,有遗传性,目前证实位于白细胞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先天遗传背景,经后天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之发病。

二、小儿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各年龄均可发病,小至出生后3个月,但以5~7岁和10~13岁二组年龄多见,患病率男女无性别差异。我国儿童糖尿病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0.6。儿童糖尿病起病多急骤,突然表现明显多尿、多饮,多餐、体重下降。简称为“三多一少”。学龄儿童每天饮水量和尿量可达3~4升或更多,常常夜间口渴饮水。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年幼者常以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

三、小儿糖尿病的检查:

血液检查:主要检测血糖、血浆C肽、糖化血红蛋白

尿液检查:主要检测糖尿、蛋白尿、尿酮体、眼科检查眼底。

四、小儿糖尿病的诊断:

根据患儿出现明显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值≥11.1mmol/L,或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可诊断糖尿病。家族糖尿病史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应与糖尿、脱水酸中毒、昏迷等鉴别。

小儿糖尿病的治疗

1.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1型糖尿病治疗方法主要是胰岛素强化治疗。饮食上注意合适的总热量、食物成分、规则的餐次安排,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高嘌呤饮食。按照医嘱配合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控制高血糖和防止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2.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2型糖尿病(1)要进行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让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分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持之以恒。(2)要做到膳食合理搭配,应适量减少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食物选择蒸、煮、涮等烹饪方式。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粗谷物、含糖成分低的水果等,这些食物提供了丰富的缮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同时对儿童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利。(3)儿童青少年应确保每天8小时睡眠,同时应在晚上10时左右入睡,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避免睡眠不足。(4)体育锻炼方面,肥胖儿童每天应进行1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爬楼梯等。运动方式应与生活实际结合,方式越多越好,运动时间应至少在40分钟,才能有效消耗脂肪。3.远离化学污染、减少电脑辐射也能减少儿童青少年患糖尿病的几率。4.注意孩子的心理问题,避免其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如有以上问医院(医院)内分泌科咨询地址1:医院(医院)门诊二楼10诊室(周一至周日)咨询地址2:医院(医院)2号楼住院部11楼内分泌科护士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csc.com/wahl/111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