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怎么得的9大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痛风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它的出现严重的困扰着患者的生活,因此我们要重视起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痛风的防治知识吧!

痛风的病因有什么?

1.食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越来越多的嘌呤类食物也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长期食用这类食物的人群,嘌呤在体内的大量堆积可能成为此病的重要发病基础。

2.肥胖

这种疾病的患者中,约有八成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超重情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社交越来越频繁,应酬越来越多,饮食的富足和锻炼的缺乏都可能诱发肥胖。这也是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

.疾病

痛风也可能继发于一些疾病之后,如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由于患者体内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会对嘌呤的转运造成阻碍,从而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痛风的治疗误区误区1:激素猛于虎,选用需谨慎

激素并不是痛风急性期抗炎止痛的常规武器,一般而言,当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无效或不能耐受时,或是严重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或是晚期、已经出现机体功能损害比如肾功能受损(此时已无法使用秋水仙碱及非甾体抗炎止痛药),这类患者短期使用激素是可以的。

误区2:关于秋水仙碱的用法

1)目前认为痛风急性期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与大剂量秋水仙碱相比同样有效而且副作用明显减少(国内外痛风诊治指南推荐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0.5mg,每日次),过去吃到拉肚子的中毒剂量的用法犹如“饮鸩止渴”,已被淘汰。

2)非急性期需要用秋水仙碱吗?

痛风缓解期的首要任务是降尿酸治疗没错,但痛风缓解期是需要同时使用秋水仙碱预防性抗炎。所谓的预防性抗炎,就是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每天吃0.5mg(1片)的秋水仙碱,指南推荐疗程不少于半年。

因为,服用降尿酸药物以后,血尿酸水平骤降,容易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加用小剂量的秋水仙碱,不但可以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还可以减少尿酸的反复波动,更有利于持续平稳降尿酸达标。

误区:痛则治不痛不治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会积极配合治疗,但在缓解期的时候立马停药,早把医生交代的医嘱忘到“九霄云外”,继续海吃海喝。

殊不知痛风治疗除了急性发作期治疗,痛风治疗的关键在于慢性维持期治疗,只有把血尿酸控制达标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再次发作及防止由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相关疾病。

误区4:降尿酸过程中痛风发作

1)存在这样一种常见现象:降尿酸过程中痛风患者吃完降尿酸药后反而痛风发作,此时很多患者会认为是降尿酸药“惹的祸”,便“气愤”地把降尿酸药给停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后果是痛风继续长期发作而无法治愈。

2)降尿酸治疗过程痛风复发或加重,这是降尿酸药有效的反应。痛风患者使用降尿酸药之后尿酸降得很快,患者体内的尿酸盐结晶会溶解成尿酸盐颗粒,如同“雪人溶化”。

误区5:痛风急性发作使用抗生素

痛风急性发作需要使用抗生素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痛风急性发作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一般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疗,除非痛风患者继发了感染或者合并了其他部位感染,有明显的感染证据及实验室指标支持。

那为什么很多痛风患者急性期使用抗生素后一段时间关节肿痛可缓解呢?其实这并非是抗生素的作用,很多时候只是早期不严重的痛风患者急性期有自限性,故而关节肿痛可自然缓解而已。

误区6:笃信手术

现代医学认为即使是有痛风石的患者一般也不首选手术治疗,除非痛风石已造成器官功能损害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为手术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痛风患者如果血尿酸水平不能保持长期达标,痛风石还会继续不断形成,且术后手术切口难以愈合,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误区7:高嘌呤食物都不能吃了

传统的观念认为痛风患者日常饮食应严格限制嘌呤的摄入,但近年来随着痛风机制及饮食相关研究报道的陆续发表,一些旧的痛风饮食观念逐渐被更正,一些新的观念渐渐被提出及重视起来。例如,痛风患者并非与海鲜绝对“无缘”。

海鲜对于人的营养价值高,且优于肉类,有利于人体健康。同时,海鲜尤其是油性鱼类体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其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而痛风患者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所以说痛风患者并不意味着只能当“出家人”吃素。痛风患者也完全没必要因噎废食而长期素食,同时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痛风患者提倡的是控制性的嘌呤摄入。

很多研究都表明,如果痛风患者血尿酸维持在达标水平(00umol/L以下),那么在缓解期适量进食牛肉、羊肉、虾、蟹等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也并非危言耸听。

嘌呤含量较低的海鲜:青鱼、鲱鱼、鲑鱼、鲥鱼、金枪鱼、白鱼、龙虾、蟹、牡蛎等。

误区8:血尿酸降得越低越好

大多数痛风患者都有肾脏受累,尤其是慢性痛风患者,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畸形、肾功能损害甚至尿毒症,痛风患者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

所以很多痛风患者会认为既然高尿酸对身体危害如此大,那尿酸就应该降得越低越好。但任何事物均有阴阳两面,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尿酸并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全世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尿酸与大脑组织的退行性病变有关。尿酸低于正常值,就可能引起老年性痴呆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

其原因可能是尿酸能防止氧化应激,它可能有助于延缓神经老化。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尿酸具有维持血压功效,尿酸过低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的风险。

我们在重视高尿酸危害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有益的方面,总之,适则有利,过则有弊,阴平阳秘,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一般血尿酸水平不低于umol/L为宜。

误区9:痛风无法治愈

正如前所述,痛风患者急性期需要抗炎止痛治疗,缓解期需要降尿酸达标治疗,那么降尿酸治疗需要多久,是不是需要长期服药呢?

日常门诊痛风患者经常会问这个问题,医生一般会回答“药需要长期吃一段时间”。其实,很多医生也不知道对于每个人的“长期一段时间”到底具体是多久。

大家需要认识到:痛风与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疾病都是慢性病,高血压有降压目标,糖尿病有降糖目标,痛风也有降尿酸目标。以前教科书告诉我们,降尿酸治疗一旦开始,就需要终身维持,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在达标水平。

专家简介:

汪振宇、中医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专家、营口市自然科学中医学科带头人、营口市名中医。

擅长:中医治疗失眠、头痛、眩晕、气短、心悸、健忘等心脑血管疾病,对亚健康、更年期等中医调养也颇有造诣。

门诊时间:周一二四五的上午、周三的下午

门诊地点:医院一楼门诊(中草药局隔壁)。

之前可以通过汪博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csc.com/wahl/119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