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您做科普第21期心血管内科王娟

引起白癜风原因是什么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64812.html

专家介绍

王娟莉,女,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学组青年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儿童疾病防治委员会,西安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西安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心血管学组心肌病精准治疗协作组委员、心血管学组心肌炎协作组委员。完成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两项,市级科研课题一项,参与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1项,获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擅长小儿心血管系统各类疾病的诊治:小儿结构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川崎病等及疑难危重症抢救。研究方向为小儿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已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余篇,SCI文章4篇,参编著作一部。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科技明星”等。

专家带您做科普

第21期:带您认识先天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一类先天性畸形。在我国活产婴儿中,发病率可达0.4%~1%。按人口出生率估算,这就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5~20万,发病情况不容小视,严重危害儿童的生命与健康。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

先天性心脏病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脏器缺氧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甚至生后不久夭折;造成肺部血流增加,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血流异常,心脏负担长期加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容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耐量下降;心理伤害;经济压力;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的幸福生活蒙上阴影。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是什么?

遗传吗?

胎儿心脏发育时间在孕早期12周内,任何不利因素影响心脏发育,都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如:孕早期的病毒感染、接触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营养缺乏、精神创伤、母亲患病如糖尿病、高血钙、母亲年龄过大等。另外,居住高原环境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但目前研究认为,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说父母亲有先天性心脏病,并不能直接遗传导致子女发病。

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表现,

如何诊断?

婴儿呼吸急促、面色青紫、吃奶停歇、生长缓慢、多汗烦躁、反复肺炎,儿童走路蹲踞,头晕心悸,疲乏胸痛,都可能是患先天性心脏病的表现。心脏听诊可筛查出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超声检查是目前最方便易行、客观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患了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办?

能治愈吗?

先天性心脏病按照结构异常可分成上百种不同的亚型。少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畸形轻微、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可终生无需干预;另有少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如<4mm的膜部室间隔缺损,可随诊至3-5岁;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外科开胸手术或内科介入手术校正畸形,术后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胜任普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还有少部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无法进行根治手术,可行姑息手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治疗是怎么回事?

介入治疗(微创治疗)是经皮穿刺外周血管,在X线透视引导及超声心动图辅助下,将导管推送至心脏畸形的部位进行治疗的方法。根据病变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包括球囊扩张术(适用于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和经导管封堵术(适用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有哪些优势?

有没有入选条件?

相对于外科开胸治疗,介入治疗具有简便易行,严重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不留瘢痕,不需要输血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目前,对于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介入治疗技术成熟。但是,介入治疗有适应症的限制,需要超声医生与小儿心脏科医生共同会诊筛选。对于具备适应症的患儿,建议家长首先选择介入微创治疗。

医院心血管内科自年起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常规进行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年手术量多例。建议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定期心脏科专科门诊复查,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护理、合理喂养、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文字

王娟莉

图片

张强

排版

杨孟超

信息来源:医院

医院分支机构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csc.com/wahl/122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