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9月21日凌晨,蚌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杨明被发现猝死家中。据了解,当时,最先发现的是杨主任的妻子,当时杨主任已经浑身青紫。
9月21日凌晨,蚌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杨明被发现猝死家中,据了解,当时,最先发现的是杨主任的妻子,当时杨主任已经浑身青紫,立即被送到附院抢救。最终还是没有抢救成功。9月21日10时,宣布临床死亡,年仅45岁。
据了解,杨主任平时身体挺好的,热爱骑行,擅长游泳,平时淮河可以游5公里。
没想到转瞬间,就以这样突然的方式与世人告别。据其同事称,杨主任20号做了一天的手术,怀疑是感染性心肌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从而导致猝死。
近期,医生猝死噩耗不断传来,让人们真心觉得惋惜,看似健康的人猝死,这样的例子发生的太多了,而你,离猝死又还有多远呢?你的生命是否正在无休止的加班熬夜、在无法摆脱的压力负担中、在过量的剧烈运动中饱受着侵蚀呢?如果是,请你多注意一下身体了,否则,等你的身体不堪重负时,猝死随时可能在你们外按响死亡的门铃。
近期医生猝死事件频发:
3月2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科闫润栀医生,持续1个小时抢救患者后,自己再也没有起来,年仅28岁。
3月8日,浙医院麻醉科女医生蓉英,夜班后不幸猝死,年仅28岁。
3月31日,扬州市宝应县一名医生正在询问患者的病情时,趴在桌上突然猝死。
4月12日,首都医科医院心脏外科李大连医生,突发心脏病猝死,年仅48岁。
4月14日,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康强病逝,年仅51岁。妻子说,他是累死的。
4月21日,安徽一位名叫杜勇的医生在家吃饭时接到电话,医院做急诊手术,20分钟后,家人却收到这位医生猝死的消息,年仅35岁。
医生是比较辛苦的一个职业,尤其是外科医生,有时为了抢救一个病人在手术台上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是常有的事。而他们,就像烛光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一路走好!
这几件事,让人深思,留下一连串的问号:
难道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正能量?
有家不回,有亲不顾就是好医生?
有病不休,累到猝死就是好医生?
为何群众心中的好医生是这样的?
难道选择从医就注定要牺牲奉献?
医生死了,同行哭了!病人活了,群众笑了!我国用仅占世界2%的医疗资源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病人愈、群众笑,原本无可厚非,这本就是健康中国的应有之义。但如果健康中国是靠千千万万的医护有家不回、有亲不顾、有病不休,没日没夜甚至用频发的猝死所支撑起来的,这样的健康还能长久吗?
白癜风外用专科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