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洪涛
编/彭嘉琪
痛风越来越多见,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边吃海鲜烧烤,边喝啤酒,虽然极其享受美味,但却是痛风发作之源。
在中医看来,多属寒湿或湿热内滞,经络不通,不通则痛。过于饮酒,兼食鱼腥等生湿动风之物,湿邪与热邪或寒邪相互勾结,是本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治疗痛风,关键在于温通经络,并化湿除滞。若有寒滞,则重用辛温之品,若兼热象,于温通之余,辅以清热之药,则既可止痛治标,又兼能除热治本。
湿邪凝滞,每需化湿之品,但湿颇不易除。前人有谓,如油滴面中,要剔油而不伤面,确实颇为不易。
虽然病机复杂,但中医自有治法。我自己临床治疗数例此病,多可迅速见功,数剂取效。如果能配合针刺,效果更为明显。
针刺之法,可取对侧灵骨、大白二穴,作为治疗针,再配合疼痛所在部位循经取穴,作为牵引针。必要时亦可于疼痛局部再取一穴,以加强通络止痛之效。
如此针法,往往针入痛减,效若桴鼓。
比如,曾治一男病人,痛风,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疼痛剧烈,走路困难,要人搀扶着来诊。按上法针右侧灵骨、大白,并针左太白,公孙。用泻法略强刺激。
针入五分钟而疼痛大减。留针半小时许出针,则已能自己行走。
一男病人左小指末节肿胀疼痛两年,局部触之有冰冷感,并睡觉打呼噜。西医诊为痛风。
先取脐上下左右各寸半四穴以温补元气,更刺右侧足小趾关节相对应处及五虎一二,加针尺泽、小节宣畅肺气。
两诊而诸痛消失。后发作左足跟痛三天,走路困难。针百会及右灵骨、大陵,并嘱跺脚跟,其痛即霍然,且呼噜大减。
曾治一朋友,平时好喝酒,患痛风,某日疼痛发作,脚大趾关节痛不可忍,不能下床,只能整天呆在床上,哼哼哟哟不停。边忍受疼痛,边大骂自己,发誓说如果以后再喝酒,我就他妈的不是人。
后来我给调以方药,渐服三五付而痛渐减,十余剂后而霍然痛除。
其方:荷叶10克,藤茶30克,制川乌20克,制草乌20克,干姜30克,苍术15克,党参30克,茯苓30克,白芍15克,生大黄10克。水煎服,日一剂。之后半年多颇守誓言,未再喝酒。
再后来禁不住朋友相劝,又逐渐喝了起来。我问,你不怕再痛吗?他说,怕什么,反正有你在。于是喝酒不断,数年来偶尔发作一两次疼痛,再调方治之而疼痛遂去,近四年来竟然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亦酒肉海鲜照食不误。
按现代医学理论,此病的主要病因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血尿酸增多。因此饮食当忌食所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在中医看来,除需忌食此类食物外,又需少食或不食油腻、煎炸、烧烤、鸡翅膀等动火动风食物,尤其要紧。
另外,湿热或寒湿内滞,还需要注意病变肢体的保暖。适当运动,颇可通阳,但不可过度。
再者,寒性食物如牡蛎、蟹、猪头肉、冰淇淋、牛奶、各种寒性水果等亦需忌口。亦不能滥用抗生素,此物最伤阳气,于痛风疼痛发作时一定要禁用。
痛风发作时,建议以素食为主,多饮白开水,多休息。并配合积极的治疗,一般都可迅速见效。
另外,痛风发作亦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来说,立秋前后属太阴湿土司时,人的脾胃往往特别虚弱。
此时最需清淡饮食,不可过食生冷、油腻以及煎炸、烧烤、辛辣等动火动风之物,以防伤损脾阳。
特别是素体阳虚湿热,再兼过食动风动血诸发物,更感受天地之间的暑湿潮气,不免有风湿热痹之类的病症发生。
痛风以及关节红肿热痛之类疾患易于在此时发作,需及时预防。
选择中医工作室致力于传播中医,我们发布的文章全部源自董洪涛博士的微博与博客原创。敬请白瘕风能治疗吗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