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可明显提高扩张型心肌病的生存率

刘冰燕简介

中国中医泰斗,原国家卫生部第一任中医司司长吕炳奎老中医的关门弟子。中医副主任医师天津敬善堂心脏瓣膜病首席专家中国中医学会分会理事先后撰写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著述有《中医验案荟萃》、《女医论荟萃》两部医著、已载入《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全国医疗系统精英录》。

刘主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三十多年、擅长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主治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尤其擅长心脏瓣膜病的非手术治疗,善用中药秘制膏方调理,堪称一绝。累计观察近例心脏瓣膜病,曾亲自跟踪北京、天津两地心脏瓣膜病患者上千人,对心脏瓣膜病的非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药可明显提高扩张型心肌病的生存率

——刘冰燕讲心脏病系列(18)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类既有遗传又有非遗传原因造成的复合型心肌病,以心室腔扩大、收缩功能障碍而室壁厚度正常为特征,是一种常见的基本不可逆的心肌疾病。扩心病通常经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其患病率约为1:,是心力衰竭的第三病因和心脏移植的最常见原因。扩心病导致左室收缩功能降低、进行性心力衰竭、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传导系统异常、血栓栓塞、猝死或心力衰竭致死。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腔扩大,以左室扩大为主,心肌细胞减残少、间质增生、心内膜增厚及纤维化,常有附壁血栓形成。心肌纤维化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收缩期末容积增大,舒张期末压增高,静脉系统淤血,晚期出现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心肌纤维化病变累及传导系统,常合并各种类型心律失常。

临床观察也表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大多数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少数发生猝死,个别死于肺栓塞或其他原因。心力衰竭死亡者多见全心衰竭,左心衰竭次之,右心衰竭较少。猝死大都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有关。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程长短不一,发展较快者于1-2年死亡,较慢者可存活达20年之久,这主要取决于心脏扩大的程度、是否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和难治性心力衰竭。许多研究的结果表明,扩张型心肌病的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根据文献资料统计,扩张型心肌病的1年生存率58%—63%,5年生存率33%—40%,10年生存率20%;而1年病死率25%-58%,2年病死率30%-48%,5年病死率50%-80%,10年病死率达70%—92%。由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自身影响因素很多以及治疗条件的差异,尤其是本病的病因及发病因素尚未阐明,又无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可以理解对生存率及病死率有很多不同报道。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扩张型心肌病预后有改善的趋势。我所在的中医团队对-年间采用中医和西医方剂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例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中死亡62例,失访35例,存活随访者73例。完成随访的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8.3±4.12)年,10年病死率82.2%。62例病死病例中,心力衰竭死亡45例(72.6%),猝死16例(25.8%),l例并发肺栓塞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55岁、饮酒、心力衰竭症状、S3奔马律、心功能≥Ⅲ级、下肢水肿Ⅱ度。使用西药洋地黄及利尿剂、有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等,有增高病死率的预后价值,而使用中药蜜剂治疗,则有显著降低病死率的预后价值:在死亡的62例中,仅有6人采用了中医药疗法;而在73例存活者中,竟有69人采用了中医蜜剂疗法!这些数字表明,中医蜜剂治疗扩心病、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是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的。

◎版权声明:本







































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csc.com/wahl/82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