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肝癌的可能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肝细胞癌(HCC)发生的一大病因。近日,来自欧洲的学者研究了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突变与NAFLD所致HCC的相关性。

研究者共收集了40例NAFLD背景的HCC患者,45例NAFLD伴肝硬化患者以及64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通过qRT‐PCR检测染色体端粒长度,通过hTERT编码区和内含子-外显子边界测序检测突变。同时,他们还进一步分析了78例原发性肝癌(76例为肝细胞癌)患者。研究通过用Burden检验评估稀有编码突变(等位基因频率0.)的富集状况,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和HEK‐细胞系中过表达蛋白变异体进行功能测序。

结果发现,与肝硬化患者(P=0.)和健康对照组(P=0.)相比,NAFLD背景的HCC患者的端粒长度明显缩短,且与年龄和性别无关。研究者检测到该类患者的hTERT基因突变更为富集,这一点在进一步的样本量更大原发性肝癌队列中得到了证实,且女性患者更为显著(P=0.03)。在肝硬化和健康对照组中没有发现突变,而在另一项基因组计划中的个健康欧洲人仅1例突变。具有预测功能的突变包括GluArgfs*79移码突变和GluAsp错义突变,在两个肝病家族共分离出来。三例患者在N‐末端模板结合域发生了错义突变(Ala67Val纯合子、ProLeu和HisPro杂合子)。除了GluAsp以外,Ala67Val的变异也可导致细胞内蛋白水平减少。

研究者表示,该项研究证实了外周血端粒缩短和罕见的胚系hTERT突变与NAFLD背景的HCC之间存在联系。

原文链接:BenedettaDonati,AlessandroPietrelli,PieroPingitore,etal.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GermlineMutationsand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Patientswith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CancerMed.Aug;6(8):0-.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肝病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肝病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csc.com/ways/135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