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是每个人都渴望的,随着年龄增长,各种疾病也慢慢浮出了水面。所以,老年朋友更容易面临健康问题。
但是,上了年纪谁没有点小病小痛呢,有点小病痛就是“不健康”吗?什么才是“真健康”呢?
这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健康老人的5大标准”,60岁以上的朋友都要对照着看看,给自己提个醒,也要发给身边的朋友,中老年人都该知道!
标准一:没有大病,小病稳定
一、没有大病
没有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中风)、肾功能衰竭等。
机器运转时间长了,零件会磨损、老化、生锈,我们的身体也如此。随着年龄增长,心脏、肾脏、大脑等器官都会衰退,但如果没有导致明显功能异常,也能算是健康。
二、小病稳定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
上面提到的疾病简称为“三高”,是十分常见的慢性病,只要注意控制是不会造成生命危险的。
1、血压
非高血压患者,低于/90mmHg;而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血压不应太低,应不低于/60mmHg。
高血压患者,低于/90mmHg;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血压应不低于/60mmHg。
2、糖化血红蛋白
非糖尿病患者,5.0%~6.0%。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6.0%~7.0%。
3、血脂
胆固醇3.1~6.2mmol/L。
标准二:生活方式良好
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卷》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发现,健康生活方式能使患癌风险降低二三成,使癌症死亡风险下降40%以上。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持续健康的基石,包括以下几点:
1.不吸烟
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可谓健康的第一杀手。研究发现,每抽一支香烟,预期寿命减少11分钟。
多项早期研究证明,大约1/4的吸烟者会因为吸烟恶习而活不过70岁。在60岁、50岁、40岁或30岁时彻底戒烟可分别延长寿命3年、6年、9年或10年。
所以,吸烟的朋友尽早戒烟,同时还要远离二手烟。
2.慎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会引发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硬化;大量喝酒后,胃黏膜上皮细胞受损,诱发黏膜水肿、出血,甚至溃疡、糜烂,导致胃出血。
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研究证实,饮酒6分钟后,脑细胞开始受到破坏,长期喝酒记忆力会变差。酒精不仅会导致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压等,更会造成心梗、脑梗突发。
“过量饮酒还会引发癌症。”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补充说,研究发现,食道癌、胃癌等癌症最容易盯上爱喝酒的人。
所以,不要酗酒,最好戒酒。
3.合理吃
人每天都要吃饭,吃少了营养供应不足,吃多了营养过剩容易肥胖。那么,人一天到底该吃多少呢?
其实,每个人的双手其实就是极具个性化的食物摄入量最佳“量器”。每天的饮食应遵循“十个拳头原则”:
不超过一个拳头大小的肉类,包括鱼、禽、蛋、肉;
两个拳头大小的谷类,包括粗粮、杂豆、薯类等主食;
两个拳头大小的奶、豆制品;
不少于五个拳头大小的蔬菜水果。
4.不肥胖
一旦变胖,脂肪肝、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就会增长,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升高,肥胖正成为诸多慢病的“万恶之源”。
不肥胖,就是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衡量肥胖与否的指标是体重指数(BMI),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过去“肥胖”定义为“BMI指数大于30的人”,如今“肥胖的诊断标准”下降至25。而老年人的体重指数应在20~25之间。
5.勤锻炼
运动是万能的健康处方。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门发表《美国人运动指南》建议,每周应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至少2.5小时,并长期坚持。
经常运动具有延年益寿、保护心脏、改善睡眠、防止肥胖等多种好处。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每周至少5次中、低强度的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五禽戏、做家务等。
标准三:生活能自理
靠自己而不需别人协助,能完成日常基本的生活行为,比如吃饭、穿衣、步行、上楼梯、梳妆打扮、洗澡、上厕所等。
标准四:智力正常
能清楚知道目前年月日、季节、居住地;能进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等。
标准五:心态健康
能认识并接受生理、社会关系的变化。能从容应付日常生活的压力,不感到过分紧张。即使是高龄老年人,也能主动做些简单家务,有积极处事的态度。
如果以上五大标准都能做到了,那么恭喜你,你就是健康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