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心力衰竭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及慢性心力衰竭,也可分为收縮性心力衰竭及舒张性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是慢性心力哀竭的最主要病因。本文主要介绍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与分级
左心衰竭
以肺循环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为主要表现。
1.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
②端坐呼吸:高枕卧位、半卧位甚至端坐时方可好转。
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取坐位,重者可有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多于端坐休息后缓解。
2.咳嗽、咳痰、咯血
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偶可见痰中带血丝。急性左心衰发作时可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
3.组织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的症状
表现为乏力、疲倦、运动耐量减低、头晕、心慌。
右心衰竭
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1.消化道症状
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是右心衰最常见的症状。
2.劳力性呼吸困难
继发于左心衰的右心衰存在呼吸困难。
全心衰竭
右心衰竭继发于左心衰竭而形成全心衰竭。同时具有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但右心衰竭时右心排血量减少,因此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反而有所减轻。
治疗
一般治疗
1.病因治疗
对所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在尚未造成心脏器质性改变前即应早期进行有效治疗。对于少数病因未明的疾病如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等亦应早期积极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2.消除诱因
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应积极治疗。
药物治疗
包括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及正性肌力药物,按需要联合用药。
用药注意
1.治疗心力衰竭不仅要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降低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改善长期预后。因此,应当坚持长期使用足够剂量的ACEI和β受体阻断剂,除非患者不能耐受。
2.开始治疗后数日,应监测血钾和肌酐,病情稳定后,可延长检测时间至数周或数月1次。
3.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洋地黄中毒。一旦发生洋地黄中毒后应立即停药,并请医生及时处理。
患者教育
1.了解心力衰竭知识
患者及家属应得到准确的有关疾病知识和管理的指导,内容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平稳的情绪、诱因的规避、规范的药物服用、合理的随访计划等。
2.日常体重监测
能简便直观地反映患者体液储留情况及利尿剂疗效,帮助指导调整治疗方案。体重改变往往出现在临床体液潴留症状。
3.饮食管理
心衰患者体内水钠储留,故控制液体入量、减少钠盐摄入有利于改善上述情况。
4.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或病情不稳定者应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以降低心脏负荷,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但长期卧床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同时也可能出现消化功能减低、肌肉萎缩、坠积性肺炎、压疮等,适宜的活动能提高骨骼肌功能,改善活动耐量。因此,应鼓励病情稳定的心衰患者主动运动,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在不诱发症状的前提下从床边小坐开始逐步增加有氧运动。
北京的最好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初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