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最常见,亦最重要。
病因:原发性心肌损害:(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
(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其他如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
心脏负荷过重:(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而终至失代偿,心脏排血量下降。
(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以下两种情况: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②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其他诱因:1.感染: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是引起心衰最常见的因素。
2.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水、电解质紊乱。
4.妊娠、输液、补盐过多过快。
5.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分娩、体力劳动、暴怒。
6.环境、气候急剧变化。
7.高动力循环:严重贫血、甲亢。
8.肺栓塞。
10.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型发展为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贫血等等。
心衰最典型的症状是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严重者端坐呼吸、咳嗽并伴大量白色绒粉红色泡沫痰、食欲降低、双下肢浮肿等。此外,有风湿性心脏病、得过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以及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病患者等,在炎夏到来时更要提高警惕,需定期对自己的心脏进行检查。
症状:老年人早期征象
1、劳动或上楼梯时,发生呼吸困难;
2、睡眠时突然呼吸困难,坐起时又有好转;
3、下肢浮肿,尿量减少;
4、没患感冒却咳嗽、痰多、心慌、憋气;
5、失眠、疲乏、食欲减退;
6、病情加重,四肢抽搐,呼吸暂停,紫绀,但发作后,又马上恢复正常;
7、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
8、呼吸极度困难,有窒息感,咳嗽、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心力衰竭目前在全国发病率比较高,而且对病人的身体和经济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是作为全国来说针对治疗心衰的中心不多,治疗的方法也局限在药物治疗,而我科开展的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法的优势就在于,首先是通过这种治疗,病人的住院周期缩短了,以前使用的普通疗法一般需要2~3周的时间,而现在缩短到10~12天。其次,患者在院外的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尤其是我科为减轻重度心衰患者经济负担,特别申请了每人每次给予元的生活补助,目前已有多位患者得到此项补助,而今他们都已康复出院。
您的心脏,我们呵护!
您的健康,我们守护!
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