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日,作为宝钢的资深员工,曹先生不顾前一天刚刚从上海来到湛江,尚未洗去万里奔波的征尘,就投入紧张的工作,为宝钢湛江公司的建设出力。到上午十点多的时候,64岁的曹先生突然觉得胸部闷痛,不能继续坚持工作,休息了半个小时,症状不但不能减轻,还逐渐加重,伴有大汗、呼吸困难,在同事的帮助下,11点多一点来到解放军第医院驻宝钢急救站,11点19分做了心电图,提示超级急性期的前壁心肌梗死,于是驻宝钢医生和第医院医务处紧急联系第医院心血管内科李虎主任,确认诊断,并在李虎主任的电话指导下立即为曹先生嚼碎口服mg阿司匹林,口服mg氯吡格雷,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并送上急救车,准医院。从曹先生心电图确诊的那一刻起,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战斗第一枪已经打响。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是因为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突发血栓,堵塞了血管,导致心肌供血中断,如不能及时开通,随着心肌缺血和坏死的进展,病人从最初的剧烈胸痛,可以并发心律紊乱引发猝死,也可能因心功能急剧下降引发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或低血压休克导致在转运途中或就诊等待时猝死,就算幸存下来,因为心肌坏死后无法再生,也会因心功能下降而导致心力衰竭,降低生活质量,导致病人丧失工作能力甚至严重缩短病人预期寿命。而从心肌血流阻断的那一刻起,这一系列的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严峻。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被称为一场战争毫不为过。解放军第医院宝钢急救站和心血管内科前后方的配合完美演绎了再灌注战争的前后方配合。前方发现敌情,后方指挥战斗。在前方准备转运病人的同时,后方心血管内科李虎主任立即启动导管室准备,开机,根据病人病情特点准备抢救用药和器材,医院的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及时准确的救治。
12点12分,前方电话传来,从东海岛,经疏港大道、湖光快线一路狂奔,在医生护士的密切看护下,曹先生乘坐的救护车已经到达三帆转盘,导管室医生护士立即披挂整齐,等待患者到来。12点23分,医院,不经过急诊科和病房,再未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导管室准备再灌注,经征询本人同意,没有法定代表人在场签字的情况下,医院医务处李民主任取得联系,经医务处批准紧急对曹先生急诊冠脉造影并介入治疗开通血管。12点26分,血流已经开通,12点35分,手术顺利结束,曹先生胸痛完全缓解,心率、血压、血氧恢复平稳,已经可以和医生愉快的谈论这次旅行、工作和病情。分钟心肌梗死救治的黄金时间基本把握住了(发病起算,到开通血流时止)。
经过前后方密切配合,在经过了3年建设的胸痛中心运行模式下,曹先生的对心肌梗死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不久的将来又可以投入工作,为宝钢湛江钢厂的建设继续努力。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生命的动力来源于心脏不停的跳动。而给心脏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则是心脏自身的供血血管:冠状动脉。如果冠状动脉血流供应中断,心肌梗死就会发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内会形成动脉硬化斑块,早期不会引起血管堵塞,但是随着病程的进展,如果斑块突然破裂,在局部形成血栓的话,会引起血管的突然堵塞,心肌梗死就会发生。随着堵塞时间的延长,心肌坏死面积逐渐增大,会引起心脏功能的急剧下降,也可能会突然发生心脏停跳,都可能引发死亡。通常从血管堵塞到开始发生心肌坏死需要分钟,这也是黄金分钟的由来。
心肌梗死常伴有剧烈心前区疼痛,但也有可能是其他部位如胸骨后,上腹部,下颌部,左上肢等部位,程度较剧烈。不典型的也可有严重乏力、恶心、呕吐等。出现剧烈而持续的不适,应该想到可能是心脏急症,要早期就医,切忌在家苦熬。即使自己不能坚持就诊,也要努力拨打急救电话。
缺血20分钟,心肌缺血集中在心内膜(圈内范围)
缺血2小时,缺血范围由心内膜向深层发展,但往往恢复供血后不发生坏死
缺血6小时,缺血范围扩展到整层心肌组织,缺血中心范围开始发生不可逆转的心肌坏死
随着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范围仍会扩展,而不可逆转坏死的心肌越来越多,心肌是几乎不可再生的组织,损失掉的心肌会逐渐被疤痕化,降低心脏的功能,诱发心律失常,为将来带来隐患。
看到了心肌缺血到坏死发生的过程,给我们的印象就是,越早解除缺血,心肌梗死的后果越轻微,换句话说,就是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而分钟,就是治疗黄金时间的最后界限。超过黄金时间不能理解为可以不救了,而是治疗效果被延误消耗太多,结果远不如早期治疗理想。
病人的黄金分钟
作为病患一方,如何抓住黄金分钟呢?
首先,提高平时保健意识,自觉戒烟限酒,保持饮食清淡、心情愉快,起居有节,生活规律,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冠心病相关的疾病,从根本上降低心肌梗死风险。自觉避开极端寒冷、暴饮暴食、暴怒、伤心欲绝等诱发因素,减少发病机会。
其次,一旦发生前面介绍的持续的胸痛等疑似严重疾病的情况,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或与您熟悉或信任的医生保持联系。千万不要忍或者抗,一旦延误可能没有后悔药吃。
最后,选择可以医院,尤其是开通了胸痛中医院救治,条件许可,分钟内可以转院的话,不要在医院停留。同时相信当代医学的进展,急诊做介入开通血管,如果必要可以植入支架,这是花费最少、效果最确切的治疗。如果分钟内不能医院,没有禁忌症应该立即开始静脉溶栓治疗,并在治疗开始后3到24小时内转医院,并立即完成冠状动脉造影,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如果溶栓没有成功开通血管可以直接完成补救性介入治疗。建议所有发病24小时内的心肌梗死患者如果条件许可,都要尽可能早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发病超过24小时的仍有胸痛症状或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的病人也应该造影。如果没有症状,病情平稳,1周后完成造影是合理的。
医生如何抓紧黄金分钟
首先,医院建立胸痛中心,从接到病人求救开始最短时间内实现确诊,最短时间内实现病人尽快做介入,条件许可应该不经过急诊和病房直接进入导管室。尽力做到从接到电话到完成血管开通不超过分钟,医院大门到完成血管开通不超过60-90分钟。通过胸痛中心的建立,解放军第医院心血管内科从年以来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大门到开通血管都控制在60分钟内,平均26分钟。建立胸痛中心对提高心肌梗死救治效率和水平至关重要。同时实现导管室全天候开放,随时完成急诊介入。
其次,利用一切信息化手段,实现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扁鹊飞救系统是基于3G/4G网络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和心电图同步传输,病情变化尽在掌握,同时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使指挥者对病人情况和急救车位置了然于胸,抢先展开导管室并根据病情配置抢救力量。解放军第医院在粤西地区率先配置了该系统,引领了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潮流。
再次,与基层医疗机构医院和医生建立联系,使患者零等待,能转运病人就不要延迟,不能转运病人但是医疗力量不足时可转运医生,最大限度实现病人的早期救治。
抓紧黄金分钟,医患携手,心肌梗死是可以被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