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全国有9亿心血管病患者,每10秒钟有一人因此丧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不断加速血管的衰老和损坏,心肌梗死、脑出血、脑血栓等疾病日益年轻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心血管疾病的了解少之又少。
大多头晕、头疼、心慌、气闷的病人,做心电图和TCD检查时,经常遇到病人在做检查前问:“医生,我这是怎么了?这是什么病?”在心血管病多发的冬季,如何为心血管病人排难解惑,让病人了解心血管病的一些基本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前预防,减少病痛,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医患安全事故的发生,应了解和注意以下几点:
眼睛模糊(可能是眼底血管)如果一天内看东西,频繁出现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的情况,可能是眼底血管出了问题,导致对眼睛的血液供应不上,影响视觉。严重的微血管栓塞,还可能导致一过性失明。
腿疼跛行(可能是下肢血管)上了年纪的人,如果出现腿疼、走路瘸,休息一会儿疼痛会消失或减轻,可能是下肢血管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闭塞。“间歇性跛行”,是外周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典型表现。
经常晕倒(可能是脑血管问题)若老年人经常晕倒,可能是病理性的。不少晕倒是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脑供血不足。
胸闷胸痛(可能是心脏问题)如果体力活动中心出现胸痛、咽部不适,不明原因、规律性的胸闷,很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是冠心病的症状。胸部不适还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警报”之一,要高度警惕。
1.最近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爱吃方便食品及饼干、点心。
4.偏食肉类。
5.缺少体育锻炼。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烟龄超过.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足发凉、麻痹。
9.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测试结果
符合项越多,血管年龄越高。符合项在0-4项者血管年龄尚属正常,符合5-7项者比生理年龄大10岁,达到8-12项者比生理年龄大20岁。
血管“保卫战”饭前运动,帮血管驻龄。每天运动半小时,如走路、慢跑、爬楼、游泳、打羽毛球、踢毽子及做健身操,都能提高血管“年轻化”程度。如果饭前适度运动,保护血管的效果更好。
饮绿茶少饮酒。绿茶中的儿茶酚能减少血液中坏胆固醇的含量,增强血管柔韧性、弹性,预防血管硬化。不提倡饮酒护血管,大量饮酒升高血压、血甘油三酯,导致心房颤动、酒精性心肌病、脂肪肝、肝硬化、严重时甚至引发猝死。
吃点血管“清道夫”。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些食物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弹性。
血管“天敌”“四高”饮食度血管。高糖、高油、高脂、高盐这“四高”饮食,是血管头号“天敌”,会增加高血压风险,也容易导致胆固醇、血脂等附着于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血管不畅通。
老熬夜累血管。长期熬夜,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身高,进而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如果连续休息不好,加上情绪焦虑,血压波动大,极易诱发中风甚至猝死。
吸烟,血管易“中毒”。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是心肌缺血缺氧,还会加快粥样动脉硬化进程,容易形成血栓。
有氧运动减少,血管垃圾多。久坐导致体重增加,会让心脏负荷加重,影响心脏血液循环,这些都会间接促发高血压,加重冠心病。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就会逐渐积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其实,哪怕是走路,受腿部肌肉收缩的挤压,血管的弹力都会增强。
积蓄坏心情,血管没精神。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实际上不少心老血管疾病与情绪波动过大有关。
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治疗好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