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
刚刚看到一条消息,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在过去的10天内,有8名基层警察倒在了工作的第一线。
其中有一位年轻的民警,才37岁,大好的青春年华,正是胸怀壮志的年纪,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民警苏莱曼·巴马丁的同事还记得,他一直在叮嘱大家:“卡点的任务很重,大家一定要坚守好岗位,照顾好自己。”
可是最后,这位连续工作了38个小时的战友,却突发心肌梗塞永远地离开了,跟战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兄弟,接下班,我吃过饭就来。”
他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却连一句话都没有留给家人。
1月28日,何建阳突发脑溢血离开,妻子怎么也无法接受现实,他答应忙完就回家陪家人团聚的,上一顿与家人团聚的饭,还是大年初一的饺子。
你对工作尽心尽职,可对家人的承诺呢?
吉林的刘大庆还有一年半就退休了,已经答应女儿要拍张全家福,可到年底,就一直在单位值班,还主动承担起后勤保障工作,为年轻人做饭,劳累过度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你是否还记得对女儿的承诺,女儿该跟谁一起拍全家福呢?
让人心疼的是,他们的离开并不是因为病毒,而是因为劳累。
他们又是谁的父亲?谁的爱人?谁的儿子?
因为身兼重担,他们担下了所有风险,冲在战役的第一线,却没有在意自己的身体。
在评论区,很多网友哭了。
“不要再歌颂了,给基层工作人员、警察、医户人员安排合理的休假,24小时连轴转,一天假日也没有,铁人也受不了吧??”
“我对象就是一线的民警,为了抗疫,我们取消了订婚,他成天挨家挨户排查……忙得团团转,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
是啊,他们也是人,身体也会疲劳,也需要休息和调整。
请给他们放松的时间,缓解一下疲惫的身心,越是在这个时候,身体的健康就越为重要。
跟他们一样,战斗在第一线的还有全体医护人员。
40岁的大冰在接到电话通知时,就知道自己无法陪伴老婆女儿过年了,他跟妻子说明情况后,妻子“哇”地就哭了,哭过之后,又为他打点行李,送他离开家门。
杨文洁和陈芳是一对夫妇,他们这次并肩在一起,却因为一个在污染区,另一个在半污染区,每天只能玻璃门打招呼,通过对讲机来沟通,虽然近在咫尺,却连手都碰不着。
医院的张院长,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个医生,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名患者,而且还是患者的家属。
他的妻子因为感染被隔离,张院长无法去看她,自己还身患渐冻症,双腿已经开始萎缩,走路都是一瘸一拐,可他一点都不松懈,咬着牙全力奔跑,他说:“快一点,就能多抢救几个病人。”
河南的王月华,在即将跟随医疗队赶赴武汉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大喊:“王月华,我爱你!我爱你呀!”
一个大男人因为激动而声音嘶哑,这个他最爱的女人要离开,虽万分不舍,却还是送她而去。
武汉护士宋琳娜回家不敢上楼,跟孩子保持着距离,结果两个孩子隔着门大喊:“我要妈妈,我不要妈妈走。”
武汉医生郭琴,在生病后又痊愈,没有一丝犹豫,又重返岗位,护士长让她多休息几天,她说:
“看到同事们那么辛苦,我哪坐得住啊!”
武汉医生金战勇,医院前,给妻子做了一桌的饭菜,因为他知道,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因为妻子也是医生,他说:“可能是我这个月给你做的最后一顿饭了”,虽然万分不舍,但还是背包前行。
92岁的医生奶奶,本该在家里安度晚年,却依然每天步行去坐诊。
86岁的医生爷爷,医院为人看病,他说:“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病人吗?”
84岁的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奔赴前线,告诉我们“一切有他”。
可就是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人,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照顾。
有病人家属因抢救无效,他将怨气发泄在医生身上,对医生又打又抓,撕扯烂医生的口罩和防护服。
真的很让人痛心!
亲人去世,伤痛可以理解,可将坏情绪发泄在救人的医生身上应该吗?
他们也是普通的人,也需要理解和支持,不要过于神话他们,他们的爱人、孩子、父母也都在翘首以盼等他们回家。
就在他们全力以赴抢救病人时,上海的张文宏医生却在呼吁:“把N95口罩留给医生。”
我们这才知道,原来临床医生缺少口罩,甚至有的医生一天只用一个口罩。
有人不禁疑问:“为什么大家捐助这么多,还会紧缺呢?”
在大家的疑惑下,武汉红十字会解释说:“因为人手不够,发放不及时。”
这个解释真的不能被大家接受,时间就是生命,那么人离开自己的家人,奋斗在第一线,不能因为你一时的失误,就让他们承受生命的危险。
已经有8个警察离开了,真的不希望再有人离开,每一位医生、警察的家人,都在盼望着他们早日平安归来。
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拥有与家人团聚的温馨。
致敬!